178萬人驗武肺 32宗陽性 $4,023萬揪1病人

178萬人驗武肺 32宗陽性 
$4,023萬揪1病人

【本報訊】為期14日、由中央及林鄭政府自編自導的全民檢測「大龍鳳」昨落幕,最終僅得178.3萬人參與,遠低於政府目標。本報估算計劃耗資近13億元,惟至今只發現32宗確診個案,即平均花費4,023萬元才揪出一名患者;港府更需承擔近8.3億元的物流及檢測人員等開支,較聲稱全力支持本港抗疫、但最終僅需付4.4億多元化驗費的中央政府多出近一倍,全港750萬港人平均每人無端要付112元為計劃「埋單」。

昨日多個檢測中心只有零星市民接受檢測,至臨近計劃完結前即晚上7時許,將軍澳尚德社區會堂始出現人龍 ,有市民更誤以為完成檢測可取得健康碼,通關後可盡快返回內地;亦有市民稱擔心受感染,14日內第二次接受檢測。

政府表示,計劃累計完成171.9萬個樣本核酸檢測,並接獲301宗「被登記」個案,其中161宗涉盜用他人資料交警方處理。

■全民檢測武肺計劃昨結束,最後一日只有零星市民到中心檢測。黎樹雄攝

港府多付中央近一倍費用

負責統籌計劃的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昨晚約7時50分和食物及衞生局長陳肇始到沙田源禾路檢測中心視察,聶其後在社交網站發文,指政府會總結經驗規劃下一步抗疫工作。聶又認為逾 170 萬人接受檢測,已達到目標。不過翻查資料,政府 8 月初曾預料有 500 萬人參與,其後特首林鄭月娥、陳肇始及聶德權均改口強調政府沒有設定目標。

港府至今仍未交代計劃具體開支,但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教授高本恩日前估算,每份樣本化驗成本約500元。特首林鄭月娥稱內地承擔實驗室費用,港府負責採樣人員薪酬、物流及內地支援人員在港食宿等費用。

本報根據高本恩說法及綜合化驗業人士推算,港版「火眼實驗室」每份樣本需約250元,以178.3萬份檢測樣本計算,中央政府需付4.4億多元。不過,樣本需安排大量車輛分批從141間檢測中心收集及運送至實驗室,加上保存樣本等物流費用,估計相關每份成本250元,以178.3萬份樣本計算,港府需支付4.4億多元。

另港府需承擔檢測中心採樣人員及行政支援人員的薪酬及防護跟備(PPE)等開支,以每間中心有一名場地主管、七名助理主管、十名採樣員及141間檢測中心計算,涉款1.6億元;每間檢測中心需最多33名行政支援人員,推算涉款逾2.3億元;一套配有N95口罩的PPE成本約20元,按政府撥備141間中心14天用量、約10.1萬套PPE估算涉款201萬。

至於570名內地支援人員下榻的九龍維景酒店,以每晚最便宜房價306元計算,涉款約130萬元。

綜合上述估算,政府共需承擔近約8.4億元,較中央政府多出近一倍,750萬港人平均每人支付112.2元。林鄭月娥曾誇下海口,稱要揪出1,500名隱形患者,但至今只發現32宗確診,平均花費4,023萬元才揪出一宗個案。

醫生:應防範輸入輸出個案

政府自我感覺全民檢測計劃已達目標,但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科學數據早已證明,單次全民檢測最多只減少三分一的活躍傳播;加上疫情已趨緩和時全民檢測,成本效益遠低於檢測高危群組,他促請港府不應借此作為推行「健康碼」的藉口,應以防範輸入及輸出個案為先。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稱,林鄭月娥是要「做一點東西」,好讓她能宣佈「全靠中央,香港抗疫成功」,取得政治上的「效益」。他認為港府需檢討入境管制及強制檢疫措施;醫管局及衞生署的檢測能力及追蹤緊密接觸者的速度和醫院承載力,以及維持社區衞生及市民防疫意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