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絲網 攝錄機 港人置身大監獄

鐵絲網 攝錄機 
港人置身大監獄

轟烈的逆權運動過後,城市看似回復平靜,記載人民訴求的連儂牆倒下,水馬、鐵絲網等防衞裝置卻屹立不倒。有城市研究者形容,香港已緩慢地變成監獄,無處不在的防衞設施提醒人民:「你做任何嘢都會多咗危險。」

逆權運動期間,本港多處遭破壞,交通燈被毀、政府建築物遭塗鴉、商場玻璃破裂。隨着時間洗禮,有關損壞已修補,但不代表一切回復正常。行人天橋的鐵絲圍網、各區警署門外的水馬陣、燈柱上的攝錄機仍未知何時會移除。

城市研究者黃宇軒亦留意到上述設置,他指早於運動最高峯時期,有關裝置已存在,旨在預防抗爭者破壞,但漸漸卻令香港變成監獄,「陰啲陰啲,你唔係好睇到,佢係慢慢咁令城市變得好似監獄,一個監控地方,好慢咁進行,我哋未必好為意。」

極權高壓 封閉如集中營

黃宇軒認為,有關硬件非有系統地設置,只為方便前線部門工作,「例如唔想啲嘢俾人打爛,亂咗之後要清理,可能怕麻煩」。而每日在城市生活的人未必受那些物件影響,極其量是垃圾桶變成垃圾袋,垃圾易隨風飄揚。但微小的改變足以對人民構成生活恐懼。

黃宇軒解釋,當城市越來越封閉,或者發展成為「高壓城市」、「極權城市」,就會如新疆一樣,到處都是監控鏡頭,猶如身處集中營,令人害怕:「城市由本來每個地方都可以畀我哋用嚟彰顯行動力,變成每個地方都係令你恐懼,唔敢行動。」

警方亦承認警署外的水馬是作戒備之用,至於何時移去,則未有時間表,僅稱會不時檢視有關保安措施,盡量減低對市民造成的影響。

警方反指,如市民能以和平、合法、有秩序的形式進行公眾活動,警方毋須實施有關保安措施。

雜亂無章加建圍牆,令城市變得了無生氣,但黃宇軒提醒,軟件上的改變更具影響力,例如港鐵配合政府停止服務、商場背後的管理層與警方恐有緊密聯繫,更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