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她是蕭芳芳 - 林夕

可惜她是蕭芳芳 - 林夕

真慶幸早生於那個沒包袱、沒標籤、沒那麼多大是大非的年代,也真痛恨曾經在那影視百花齊放的璀璨時代。

現在偶然想翻看懷舊港產片,看見熟悉的片名,想到主角是某某某,雖然對真人也不曾熟悉過,就絕然掠過 。比如,《女人四十》,蕭芳芳沒有在演,像在螢幕裏生活一次給我們看。《虎度門》,蕭芳芳應袁詠儀要求示範霎時落淚一幕,那眼淚是為戲中的私生子陳曉東而流,我的淚卻為這戲假情真而流。

演戲歸演戲,做人還做人,卻因為實在不像在做戲,像在做人,所以才更容易因人而厭棄那些好戲,又不捨得有那麼多好戲不敢再看。這或者只是社會的錯,越是人戲合一,讓我越是偏執;其實早在蕭氏為林鄭選特首時站台,已經有點錯愕,不過,撐林鄭不是罪,每個人都有支持誰的選擇權,是她有眼無珠吧,黃秋生也支持過梁振英,但能夠覺今是而昨非,實迷途而未遠。

黃秋生會為梁朝政府的錯而發聲;而蕭氏,自從十二歲的幼苗橫遭防暴警暴力對待,很多人都等待她站出來護苗,只是越等越傷心。沒關係,或者她在排山倒海的新聞中,錯過了這一樁呢。錯了,護苗基金的一盤混帳因此事連帶曝光,這才是大是大非。既然有資產過半億的基金,就不用以特惠價租用政府物業做會址,浪費市民的稅金吧。對,原來當年跟林鄭交好,只是報這位發展局長慷慨之恩,這回真是受人恩惠被人千年記恨。

想不到,當我在一個網台聽見主持人炒蝦拆蟹,大大聲聲在小蕭芳芳,竟然於心不忍,聽不下去。本人不上善若水時,都有點點塑膠,對藝人受到壯烈的獵巫行動,只有無言與無奈。

好在蕭芳芳不算我偶像,只佩服她的演技,所以演戲騙到了我的不忍。更好在不認識她真人,沒機會貼身感受她肉身受過的種種折磨,否則,一想起她跟張建宗以手肘互碰,好老友的畫面,教我如何面對她在 《女人四十》的眼淚?唉,雖然她是蕭芳芳,可惜她是蕭芳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