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課本「岳飛被召叫精忠報國」  內容媚共 信徒聲討

天主教課本「岳飛被召叫精忠報國」 
內容媚共 信徒聲討

【本報訊】天朝之下,無奇不有,耶穌也淪愛國楷模。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處出版的小學宗教及道德教育教材近日受廣泛關注,當中一個耶穌過逾越節故事引伸教學生愛民族和文化,惹網上熱議。本報發現教科書內有關利瑪竇傳教課文,指稱「天主給中國人和諧心」,另一課文則說「岳飛精忠報國是受到召叫」。學者形容教材內容牽強,學生組織批評教區向政權跪低。

記者:曾偉龍

■小三教材禱文要學生感謝天父讓他們成為中國人(紅框示)。

早前教育局審查通識科教材,飽受爭議,原來宗教科目也不能倖免。由天主教教育事務處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發展中心編寫、獲湯漢「支持和祝福」的小學宗教及道德教育教材《踏上星光途》最近受到公眾抨擊。

■課文以聖經故事解釋耶穌的召叫後,卻加插岳飛為國盡忠的事蹟。

禱文:感謝讓我成為中國人

教材小三上冊「珍惜傳統文化」課文中以耶穌自幼熟悉猶太文化的故事,引伸教導學生「我們既享受着同一的文化,我們便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應效法耶穌愛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課文的禱文亦提到「天父,謝謝你讓我成為中國人,我要學耶穌般熱愛國家民族」。有關課文圖片日前在網上廣為流傳,教材被斥媚共,愛國元素氾濫。

本報翻閱《踏上星光途》系列共12本教科書,小二上冊「天主愛中國」課文教授利瑪竇來華傳教,內含「天主愛我中國人,給了一顆和諧心」的打油詩,教導學生學中國人愛和諧,禱文讓學生感謝天主讓他成為中國人。小三下冊「關心我民族」講授艾斯德爾成為波斯王后,最後拯救猶太同袍免受消滅的故事,課文引伸說:「天主讓每人成長在國家民族中,學生可多認識和關心其民族,將來作出貢獻。」小四上冊「愛的召喚」課文中,講述了耶穌召叫伯多祿和瑪竇的故事,解釋耶穌的召叫,但課文後的「中華小寶庫」講述岳飛為父母盡孝,「為國盡忠,可見他對待召叫十分認真」。

湯漢

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邢福增認為,利瑪竇傳教與和諧沒關係,在課文說到和諧是「夾硬嚟」、「誇張咗」,而將岳飛效忠國家與信徒跟隨神並舉,做法不妥,「意思係唔合理要求都要聽話」。他續指教材有很多愛國愛民族元素,加強國民身份認同意識很清楚,但重點在於課程是否全面,而聖經故事內容豐富,可以引伸不同價值,教材似有側重。

本身是基督徒的中學生行動籌備平台發言人鄭家朗批評,教材有明顯價值取向,可見天主教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向強權「屈膝跪低」,將愛國教育混入宗教教育,「信仰有權威性,想學生將(盲目)愛國同信仰扣連,就唔識反思」。他指出,艾斯德爾救猶太人是基於人道精神,避免大屠殺,而非單純的民族精神,斥教材扭曲故事原意。

湯漢最近致函神職人員要求講道時不要發表政見,教區又要求旗下學校讓學生認識國歌法和國安法,並叫停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擬為民主發展祈禱的眾籌,引起教友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