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踏上星光途》小一至小六教材共有58篇課文,當中有39篇的課程目標含有「中國」或「國族」字眼,涉及教導中國先賢例子和愛國等,例如「天主愛中國」的課程目標包括教學生愛中國人身份,「關心我民族」則包括以合適的行動去關心國家民族。中學生行動籌備平台發言人鄭家朗認為,教材國民教育比例或已取代了宗教部份,將愛國與有道德畫上等號。
根據教材序言,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發展中心2006年成立,2018年改稱為宗教及道德教育組。國教風波2012年發生,中心早一年於2011年起至2016年編寫出版小一至小六的宗教及道德教育教材,涉及網上熱議「珍惜傳統文化」課文的小三上冊是去年3月曾修訂,但不知有關課文是否經修改。
網站顯示,《踏上星光途》小一至小六教材共58篇課文,有39篇的課程目標有「中國」或「國族」字眼,當中以教授中國先賢和中國傳統例子為主,亦包括愛國、國族、認識中國文化和歷史等。
其中,「天主愛中國」課文的課程目標包括教導學生愛中國人身份,感謝天主使他成為中國人,並喜愛中國人重視和諧的美德。「珍惜傳統文化」課文則包括「願意學習耶穌去愛自己的國家民族」。
中心同時有編寫幼稚園教材,其中幼稚園高班上冊的「天主愛中國人」課文中,幼童也要學習尊重中國國旗及國歌,以及喜歡自己是中國人。
鄭家朗質疑,課程中國民教育部份已取代宗教部份,憂慮灌輸學子將愛國與道德畫上等號。他認為即使較多中國元素是引用中國先賢例子,亦應以用聖經故事例子較佳,質疑洗腦國民教育早已悄悄透過宗教科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