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百宗離世個案中,安老院舍是爆發重災區,死者中最少29人屬安老院舍群組,涉及六間院舍,當中屯門康和護老中心黃金分院群組的死者最多,共11人,佔該院舍染疫人數27%。面對冬季可能會爆發第四、第五波疫潮,行會成員兼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示,需從多方面入手預防安老院舍再現重災。
面對多宗院舍爆發,政府7月中起推出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員工病毒檢測計劃,但未能完全阻截院舍爆發。首階段為來自1,085間院舍逾3.26萬員工檢測,只發現一名員工確診。檢測計劃追不上病毒蔓延速度,即使8月中展開第二輪檢測計劃,當檢測到三名匡智梨木樹宿舍員工染疫時,病毒已在院舍內傳播,至今造成24人感染,包括員工、院友及密切接觸者。
政府推出多個高危群組病毒檢測,目前只列明碼頭工人可每七日檢測一次,不包括安老院員工,以致檢測並非最適當時間介入,當發現員工確診時,院舍已經爆發疫潮。
林正財表示,以人口密度計算,香港是全球最多安老院的地方,而且很多安老院規模細,地方分散,要推行控疫措施有難度。他認為要從多方面入手,預防下一波疫情院舍爆發,包括員工檢測恒常化。第二輪檢測快將完成,因檢測量提升,相信整體速度會加快,最理想是每七日做一次。
第三波疫潮中,多名確診院友曾外出與家人用膳,包括上月底大角嘴喜悅護老之家一名男院友,他定期到廣華醫院洗腎,潛伏期曾外出與家人共膳,有可能在社區感染。為免有人將病毒帶入院舍,林正財表示,安老院舍也要適應新常態,將來探訪應定時、定點、定人,及制訂外出院友的防感染控制措施。
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組織幹事曾紀南表示,政府應解決結構性人手不足問題。有照顧員試過因人手不足,要在半小時內為五名院友餵食,用膳時間雖有35至40分鐘,但減去開飯及收拾碗筷的時間,實際院友只有25至30分鐘用膳。照顧員被迫將院友圍成半圓形坐下,自己坐在院友中間,輪流餵院友進食,照顧員同一時間近距離接觸多名院友,有可能沾染他們的飛沫,但無時間洗手,容易造成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