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高未受市場追捧 內房再現分拆潮 物管股難癲炒

估值高未受市場追捧 
內房再現分拆潮 物管股難癲炒

【投資導航】物管板塊近年受資金追捧,今年以來多隻物管升勢凌厲,最高升逾1.9倍,遠遠跑贏恒指。物管股早前陸續放榜,並且再有內房分拆物管上市,預計年內或現新貴;分析認為盈利雖仍有增長空間,但炒作空間則未如以往。內房分拆物管甚至會攤薄現有資金,料股價短線表現疲弱。

年初武漢肺炎肆虐,一度拖累大市大跌,惟疫情爆發反帶動社區服務需求,令物管股估值炒上,平均市盈率逾60倍,甚至較騰訊(700)、阿里巴巴(9988)等科網股高。以市值計首六大物管股,今年迄今股價升幅介乎9%至194%;今年新上市物管股,普遍亦升10%至20%。

彩生活中奧到家大幅回調

物管股一窩蜂被炒高,部份公司中期業績對辦,甚至高於其盈喜預測;其中物管龍頭碧桂園服務(6098)、永升生活服務(1995)、新城悅服務(1755)半年純利按年升60%至90%。今年新貴之一正榮服務(6958),中期純利按年增逾倍;同樣今年上市的燁星集團(1941)中期純利按年升約130%,表面上領先多間物管公司,但其實純利大升主因上市費用減少,及其他收入帶動,期內收益僅按年升6.7%,不論業績或股價表現均落後同業。

物管公司除提供管理服務,普遍亦提供社區增值及非業主增值服務;雖然物業管理為最主要收入來源,但社區增值服務是三種業務中毛利最高,服務通常包括車位管理、家政清潔、房屋裝修、拎包入住等。由於永升生活及新城悅正拓展業務,分別新增社區建設及餐飲服務,令社區增值服務毛利率降約10及18個百分點,但仍分別錄53.8%及42.7%。

個別如碧桂園服務還提供來自國企的「三供一業」服務(即供水、供電、供熱、物管),公司目前已接管物管及供熱業務,期內共錄9.23億元人民幣,佔總收入14.7%,是繼物管(佔總收入63%)後第二收入來源。不過中期業績顯示,「三供一業」中物管毛利率6.1%,供熱服務毛利率5.4%;低毛利率拖累公司整體毛利率下降兩個百分點。管理層於業績發佈會表示,此業務需五年時間完成市場化目標,料下半年毛利率雖有所提升,但全年盈利預期不大。

彭博綜合券商預測,首六大市值物管股2021年平均預測市盈率,較歷史市盈率回調至約30倍。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此板塊不受中美關係影響,長遠而言在管面積仍有增長,盈利能見度高;又指預測市盈率30倍水平屬合理估值,其中大型及小型物管分別可給予40倍及30倍或以下估值。

金利豐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指,近期物管股開始回調,如佳兆業美好(2168)、彩生活(1778)、中奧到家(1538)等回調幅度較大,走勢上較同業好;但仍不看好整個板塊前景,認為難再重現過往升勢,「內地物管競爭激烈,我睇唔到後來上市嘅會有以前嘅炒作空間;呢個板塊估值太高,盈利高速增長冇以前咁快。好似新經濟股咁升得多,調整力度會大啲」。

融創潤地旗下物管申上市

近期資金不如以往追捧物管股,但內房「分拆潮」延續,多間內房宣佈分拆物管業務上市,融創中國(1918)、華潤置地(1109)、合景泰富(1813)等旗下物管已遞交上市申請。恒大(3333)旗下恒大金碧及禹洲(1628)旗下禹洲物業亦明言分拆上市,恒大副主席夏海鈞業績會上更指期望恒大金碧年內上市,並有意分拆更多資產釋放價值藉此降低負債。

對於多間房企分拆物管上市,溫傑維持中性看法,未必可再次掀炒風,「如果嗰排市場氣氛都鍾意物管,的確會成個行業炒起,但大家現在對物管唔算太大憧憬,越多上市反而會分薄咗(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