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講求變通,別墨守成規,或死抱着一樣東西不放。遇到困境或死巷,只有回頭或轉彎,退一步,再想想,總會有其他的辦法。從前讀書,老師教導:考試完全是處理時間的藝術;遇上了自己不會的數學題目,思考一兩分鐘還沒有進展,立即跳過,做另外一條題目。待有剩下的時間再回頭去處理。也有牛心左性的同學,一定要順序而下,第一條若未解決,絕對不去做第二條。這樣的人長大了最容易患憂鬱症。
「紅樓夢」裏面第二十回寶玉教訓賈環的話值得一聽:「這裏不好,你別處頑去。你天天念書,倒念糊塗了。比如這件東西不好,橫豎那一件好,就棄了這件取那個。難道你守着這個東西哭一會子就好了不成? 你原是來取樂頑的,既不能取樂,就往別處去尋樂頑去。哭一會子,難道算取樂頑了不成?倒招自己煩惱,不如快去為是。」
像如今瘟疫蔓延,一般郵差和送藥的,主動跳過了簽收這一重手續,我當然絕無異議。人家為生活冒險奔波,已經夠煩惱的了。近半年來送藥的每次按門鈴出現都把口罩戴得密不透風,隔着鐵閘把藥遞交過來,道:「讓我代你簽收,也就罷了。」我忙應道:「唔該晒。」 誰想這一次來了個新手,定規要我簽收,我說通融一下,他正式道:「這是規矩。」我沒好氣,腹中忽然有一大堆話:「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規矩仍是為人而設,而並非人為了規矩。歸根究底,一切合理的規矩,最終目的不外是保護大家的安全。若是這個目的不能達到,我們就得變通一下,作出權宜之策。如果你堅持要執到正,那麼就麻煩你站在門外等,讓我把紙袋拆開,將十隻藥一一撿看清楚再簽收。」 但是立即回心一想:「這樣一來,倒反而變成是我的不是了。」於是當下速速接過紙和筆,草草了事,讓他上路。
也曾聽過這樣的故事:有個博士生一連九年遭到否決,還是沒法將學位弄到手,結果開槍把那個導師殺了。博士生和導師都有問題。雙方都要早就丟開手。拖這麼久,恐怕還有曲折的恩怨內情,或心理精神毛病。
煮元蹄火腿湯,沒有好的冬筍,用大根蘿蔔也很清甜。煲水鴨湯陳皮沒有了,從冰箱內取出一個檸檬,去汁刮囊,將半個檸檬皮放進去,別具風味。情人變了,自己也得快快轉軚。遲了成為習慣就改不了。天涯何處無芳草。總得把自己的注意力和視線隨着需要而調整。西湖龍井今年缺貨,喝天梨也成,再不然用茶包。沒有茶包?清水一樣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