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爭上水建寺30年 動工即遭收地

穆斯林爭上水建寺30年 動工即遭收地

【本報訊】香港有30萬穆斯林人口,但新界至今仍然沒有一座清真寺。香港穆斯林聯會早於30年前提出在上水興建清真寺暨安老院的構想,2006年獲政府批地,但今年才動工。開工不足兩星期後,地政總署就以違反地契時限為由,決定即時收回地皮,勒令停工清場。

涉事地皮位於鳳南街,佔地約2.2萬呎。政府在2006年3月向聯會批出地皮,地契註明聯會須興建一座清真寺、一間非牟利的長者院舍以及教長宿舍、飯堂等設施,樓面面積上限為9.8萬平方呎。地契另設有時限條款,要求聯會在五年內要開始營運護老院,否則政府有權收回土地。

羽智雲

獲沙地政府三億支持

聯會的上水清真寺委員會主席、退休校長羽智雲稱,聯會的項目因籌募資金、內部官司及政府索取延期費用的問題,過去確實有所延誤,但項目障礙在去年中已經全部掃除,沙地阿拉伯政府同意提供約三億港元推動項目發展。

雖然動土禮無法舉行,但聯會有繼續為工程招標工作,並在今年1月委聘建築公司就圍板等前期工程向屋宇署申請施工許可。地政總署在3月傳來噩耗,拒絕聯會最新一次的延期申請,更發出「最後通牒」,要求28日內履行地契條件。

當時聯會仍正等候屋宇署的審批,羽智雲對地政做法表示無奈,「我哋就夾住喺度,如果屋宇署唔批,我哋夾硬動工,我哋犯法㗎嘛」。聯會邀請包括平機會在內30多個團體去信陳情,希望可以再次批准延期,但署方一直都沒有回覆。

至6月初,屋宇署的施工許可終於批出,聯會於是招標並在8月開始前期工程。不料開工才兩星期,上周就突然有地政人員到地盤,要求工人立即停工。記者翻查土地註冊紀錄,發現地段的業主已在9月1日改為特區政府,而由地政總署副署長慕容漢發出的「重收文書」則在8月25日簽署,當中列明當局因聯會違反五年內開始營運安老院的條款,決定收回土地。羽智雲對決定感愕然,「呢邊(地政)決定收地,冇理由嗰邊(屋宇署)仲批准施工許可證㗎?」羽智雲現時正與聯會商討下一步工作,「坦白講,如果唔係限聚令,啲兄弟姊妹可能上咗街,不過我當然勸佢哋唔好犯法,對件事亦冇幫助」。

民政事務局表示,當局曾八度批准延期,去年處理第八次延期申請時,曾表明條件是工程要在年底前展開,最終未能如期展開,當局認為要確保土地資源有效運用,於是決定重收地段。聯會在6月仍是地段承批人,屋宇署因而按申請批出施工許可,署方已於前日取消有關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