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淚目的文字 - 古德明

讓人淚目的文字 - 古德明

中共又展開「三信一書」宣傳:一書者,將士上書求戰也;三信者,將士寫信告別家人、家人寫信叮囑將士、地方當局寫信慰問英雄也。互聯網上有共軍東部戰區發表的一篇鴻文,題目是「假如明天上戰場,官兵留給親人的話讓人淚目」。現代漢語真是無賤不有。

以「讓」取代中文的「使」或「令」,今日已是大行其道;而「淚目」又是一推陳出新的下流代表作。中文「淚眼」或「淚目」指眼睛帶淚,例如韓愈《南山》詩有「淚目苦矇瞀」之句。但中文只會說「賺人熱淚」、「使人熱淚盈眶」等,那裏有「讓人淚目」。

而那「三信一書」表達的是什麼高尚情操,高尚得令人淚盈於睫,血沸於胸?原來是此岸的中華兒女磨刀霍霍,要去殺彼岸的中華兒女,難怪這麼感人肺腑。

臺灣國防部對「三信一書」的回覆,是在互聯網上播出《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影片,顯示國防力量,還說:「我們絕對有能力和信心,捍衞這個我們所愛的土地。」中共軍事上未降臺灣,臺灣文字上早向中共投降。所謂「有能力和信心」,分明是仿效中共的常用語「有信心、有能力」,極盡短話長說能事。沒有能力,何來信心?「有信心,有能力」簡直是疊牀架屋。《三國志》卷三十六有劉備向諸葛亮託孤之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以「必能」兩字,與「絕對有信心,有能力」八字相比,就可見中文與現代漢語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