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新版教科書再度調整對文革表述。由改革開放之初1981年的「嚴重災難」,倒退至2018年文過飾非的「在探索中曲折前進」,到2019年「不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到今年又承認「由領導者錯誤發動」。
我們不用對此產生樂觀幻想。不過,狡兔三窟,倒反映中共並非鐵板一塊,利益當頭,可以遷就,不會一味左到底的。北京當局心照不宣,對現代史有認識者亦自當明白。那麼,是誰走得更硬更左呢?就是對中史不明瞭的會計佬楊潤雄了,猛然否定三權分立。讀洋書出身的林鄭慌死蝕底,盲舂舂護航。其實阿爺根本懶理,虛名有啥所謂?任你去做爛頭卒。鄭若驊拋出「不應着眼概念表面稱謂」,才較熟悉中國式法治。
特區班子過度歸附,因為缺乏安全感,往往比中共舊人急於表忠貞。
我想起明末清初有個孫之獬(音蟹1591-1647),身為漢族,食過明朝俸祿。清兵入關,孫之獬率先剃頭梳辮投降,討好新主。其實呢,剃頭梳辮本來只屬滿清風俗,攝政皇多爾袞為穩定漢族民心,曾許諾:「天下臣民照舊束髮,悉從其便。」一國兩制嘛。孫之獬搶着做奴才,當然也由他。詎料,到孫之獬入朝,殿上滿漢分列,滿臣嫌他不算滿族,漢臣嫌他剃頭梳辮不算漢族,兩邊皆不讓他插隊。豬八戒照鏡,兩邊不是人,孫之獬羞憤上奏,建議就不僅漢臣,連全部百姓都要改髮型。滿清統治者原無定案,但何樂而不為?萬民遂慘成豬乸尾。這似不似香港?三權分立沒即時亡於九七解放軍入城,卻亡於前港英官僚獻媚自廢,作孽啊!楊潤雄兼曾發明「香港不存在回歸」的講法,一一變本加厲。從上文對文革表述可知,還不及他左,未必中央授意啊。
被擺上枱,強推薙令/強刪三權分立所引發的反彈極大。於清廷,是遺民誓死反抗,令清軍在江南戰場損兵折將;於特區,令示威遊行再度升溫。究竟幫了抑或害了政府?
孫之獬自己也付上沉重代價——遭革職返山東故鄉。未幾,山東義民起兵,第一件事活捉孫之獬,劈開其頭顱,植入數根毛髮,以示對他連累天下的諷刺。
港人不須要植髮,唯望護法,捍衛三權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