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打何官】
【本報訊】親共報章連同建制派繼續針對司法機構扣帽子式攻擊,《大公報》昨日社評點名指控裁判官何俊堯「一再放生黑暴被告」,把「疑點利益」成為無罪釋放的理由,威脅「遲早被改革」。法律界人士反駁,「毫無合理疑點」等原則是法律界基本認知,認為何官裁決「好正路」,憂慮不合理批評法官風氣持續,對法庭構成壓力。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北京向來視司法界影響全面管治,故左派乘勢而起,選擇性批評法官。
由中聯辦控制的兩大親共報章《文匯報》及《大公報》,連日來多次發文點名批法官,調往高院處理刑事案件排期的東區裁判法院裁判官何俊堯更成「重點招呼」對象。《大公報》社評昨以「司法機權要有自我改革的勇氣」為題,直指何前日裁定一名藏有噴漆及雷射筆學生罪名不成立,是「一再放生黑暴被告」,裁決時彷彿忘記法官身份、變身被告的「辯護律師」,並指所謂「疑點利益」成無罪釋放理由,形容「警方抓人、法官放人」又上演。
社論以「對法治威脅最大的不是外在因素,而在司法機構本身」作結,批評司法機構若不自我革新,「遲早有被改革的一天。」《文匯報》以「何俊堯再『發功』 17歲男兩罪竟甩身」為題報道此案,更指「何俊堯被外界質疑有政治傾向及裁決偏頗」。
而日前利用未能證實匿名信攻擊司法機構的民建聯立會議員周浩鼎及葛珮帆,昨跟林鄭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會面,再提出設立量刑委員會,向法庭建議針對某類刑事案量刑指引,圖以政治干預司法獨立。
法律界選委、大律師黃宇逸指,雖未細閱何官判辭,但從報道引述,認為方向「好正路」,《大公》社論批評「疑點利益」,他反駁有關原則是法律界多年來基本認知,「區院法官郭啟安喺最近『赴湯杜火』暴動案判辭先話,法庭一直奉行『無罪推定』,控方舉證要『毫無合理疑點』。」對於社論提出「警方要等殺人犯拿刀將人砍死才能將之拘捕」作類比質疑,黃直言比喻錯誤,「拎住把刀本身已經屬攻擊性武器,但雷射筆呢啲本身有其他用途,所以要證明個意圖。」他不諱言憂慮無理批評法官風氣持續,必對法庭及司法機會造成壓力。
劉銳紹分析,建制派指控法官不公絕非按案情,「放生藍絲有冇鬧過?」。批評法官只是政治手段,「所以一定係選擇性批評,搵到『案例』啦,個批決不利行政機關就借勢開動,點解家陣點晒名去到咁狠?上面有指令時,下面只會做盡啲。」但他不忘反諷如此手段,「係咪違反國安法?呢啲言論引起緊大家對法院、法官憎惡,快必要拉,呢啲言論點解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