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遊:旅遊氣泡料難吸客

縱橫遊:旅遊氣泡料難吸客

【本報訊】港府正與11個國家探討落實旅遊氣泡措施,包括日本及泰國。縱橫遊常務董事袁振寧(圖)昨日估計,即使旅遊業恢復部份生意,初期反應亦只會一般,因大部份市民會採觀望態度,如果檢疫次數太多或者太繁複,吸引力將更低。

學者稱復蘇需時兩年

袁振寧又說,除了有關國家是否恢復通關,亦要視乎航空公司的航班是否可配合,一旦太少航班往來,票價亦相對較貴,他又說,未來一段時間,旅行團的模式可能有轉變,規模不能太大,團隊人數減少,在旅遊巴要分隔坐,用餐時亦要遵守不同限制。

袁振寧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本港就業市場受全球疫情影響,旅遊業重創,外遊市場幾乎停擺近半年。業界不預期今年內能夠重啟旅遊業,「我諗市場膨脹生意速度要追返疫情前嗰陣,基本上係冇可能,所以人手基本上唔使膨脹」。他指業界正爭取政府第三輪的防疫抗疫基金,否則旅遊業界將出現新一輪倒閉朝。

求職網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畢業生職位空缺大減55%,重災區旅遊業的招聘廣告數量更暴跌超過八成。旅遊業界相信招聘市場萎縮是受到全球疫情影響,預計未來人手需求不會增加。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黃克競)酒店及旅遊系首席講師黃家榮指出,香港旅遊業復蘇需時,「快則兩年,長則十年不等」,目前不可能回復至2017、2018年盛況。

經營深度遊的GLO Travel創辦人陳成軍亦說,港人對旅遊的需求一直存在,只是恢復初期,可能警覺性會較高,較注重衞生問題,預料旅遊業最快要到2022年才能完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