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三波疫情中發生多宗隱形病人入院後才確診,引致院內傳播的個案。醫管局直至昨日才宣佈擴闊檢測範圍,所有病人入院時均須做病毒檢測,預料每日檢測量會提升至接近2,000個,為現時兩倍。局方亦計劃購買高通量病毒檢測儀器,目標於冬季流感季節來臨前將檢測量提升至約每日8,000至9,000個。醫管局員工陣線質疑當局賊過興兵,疫情緩和後才為所有入院病人做檢測,無補於事。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昨表示,公院每日有1,000至2,000名新入院病人,之前的監察計劃下,每日只會篩查當中約800至900名高危病人檢測病毒,由昨日起,在運作情況許可下會為所有入院病人作檢測,減少院內感染情況。他解釋,會盡量為病人取深喉唾液樣本,有需要時亦取鼻咽拭子樣本,但部份病人留院時間短暫,未必能做測試。
鍾表示,至今才為所有入院病人做檢測,是因化驗量及實際安排上等考慮,由於最近疫情緩和,醫管局化驗室才有能力處理額外增加的檢測量,長遠會進一步提高化驗室檢測能力,以應付冬季可能出現的第四波疫情。
鍾健禮稱醫管局目前每日可做約4,000至5,000宗檢測,正計劃為七大聯網購買七至八個全自動高通量的自動化病毒檢測儀器,每個儀器每日可完成1,000至1,300個樣本,合共逾8,000個檢測額度。儀器除可減省人手,亦可減少全人手所可能導致的檢測失誤,令化驗室檢測更順暢,期望冬季前可以投入試用。
另外,港大昨日宣佈,由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研發的疫苗已獲內地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臨床試驗,為全球首款進入臨床試驗的噴鼻式武肺疫苗。根據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早前估計,最快明年下半年才有安全及可靠的疫苗普及。
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批評當局後知後覺,「之前好多位伯伯喺內科病房逗留期間受同房嘅隱形病人傳染,最終死亡,佢哋好無辜。」認為政府早應處理,減少人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