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帶《第一爐香》去威尼斯影展領終身成就獎,我掛住去海灘曬太陽,記者會現場直播錯過了,唯有靠《蘋果》娛樂版的報導補數。有人哪壺不開提哪壺,問她點睇香港社運,這種考驗國安法地雷的危險問題,聰明的許導當然不踩,以免過幾日降落赤鱲角因「發表煽動文字」或其他莫須有罪名有家歸不得,然而避重就輕的答覆上半段實在太謙,恕我唔收貨。「無論對香港政治有任何看法,都不可放在片中,因為是無用的」——怎見得一定無用呢?而且覺得無用就唔做,是否有點實惠得滯,連小小一隻蝴蝶都有引起效應的潛力,天盡頭無意識地振一振翅膀,漣漪在遠方可能開出一朵花呀,已故美國總統甘迺迪不是說「別問國家可以為你做什麼,問你可以為國家做什麼」嗎,就算是綿力,也有它的存在意義,自動放棄太可惜了,電影之神如果是方丈,恐怕會懷疑你嫌祂管轄的媒體缺乏教化功能,怪你看祂不起哩。
下半段擊中核心的核心,倒沒有人敢提出異議:「因為由大陸公司投資,拍攝上已給予自由度,加上電影的審批過程,比預期中剪得少,知道相關方面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和支持。」內地片商對許導的器重有目共睹,《黃金時代》一擲千金面不改容,《明月幾時有》對演員人選的尊重更接近奇蹟,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本來就是基本職業道德,老闆在商言商,落重本讓你還心願,在水銀燈下三顧張愛玲,沒理由恩將仇報替他倒米吧?「不評論太多會比較好」放諸任何時候皆準,包括我現在寫這幾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