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情持續下,政府鼓勵市民參與全民檢測找出隱形患者,卻將檢測中心的醫療廢物當家居廢物處理,令人質疑失當。前日下午有駕駛人士發現東區走廊路邊出現合共數十件懷疑使用過的保護衣、面罩、口罩及手套,散落沿途近兩公里路面,懷疑有垃圾車從檢測站收取該批醫療廢物後未有包好導致跌出,擔憂播毒引發社區大爆發。有區議員形容事件為非常嚴重的醫療事故,已去信主導全民檢測計劃的公務員事務局,食物及衞生局和衞生署,要求嚴肅跟進,作出交代。
該批醫療廢物散佈在香港海防博物館、柴灣專業教育學院、張振興伉儷書院及柴灣公園對開東區走廊路邊,長達近兩公里,數量超過30件。前日下午5時,市民Kenneth駕車沿東區走廊往柴灣方向行駛時發現該批醫療廢物,「朝早經過嗰陣都唔見有,去到下晝5點幾行過就見到一大堆保護衣喺路邊,周地都係,見到真係好驚」。
他懷疑是鰂魚涌及西灣河一帶的檢測中心棄置垃圾時盛載廢物的膠袋未綁好,加上垃圾車沒有密封致跌出,批評檢測中心及垃圾車工人疏忽,「附近有民居、醫院同學校,如果呢啲嘢真係有病毒係好危險,會引致另一個社區大爆發,環境污染」。
東區區議員郭志聰關注事件,已去信公務員事務局、食物及衞生局和衞生署,要求解釋為何檢測中心廢物屬家居廢物,促請當局將東區曾被徵用作檢測中心的場地評估報告公開予公眾,以及公開「正確地棄置廢物」詳細指引。
郭亦要求部門回應相關廢物散落路面後如何評估對社區造成額外的病毒感染風險,以及會進行甚麼補救措施。
政府發言人回覆時,未有回應有關垃圾是否來自檢測中心,只稱政府已提醒檢測中心主管及清潔承辦商,必須按衞生防護中心指引收集及處理社區檢測中心內的廢物,以確保社區檢測中心內的廢物得到妥善處理,保障市民大眾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