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0歲患武肺死亡率26.8% 住安老院較居家高10個百分點

逾80歲患武肺死亡率26.8% 
住安老院較居家高10個百分點

【本報訊】本港第三波武漢肺炎疫情帶來逾90宗死亡案例,當中大部份為年長患者,醫院管理局的分析顯示,80歲以上患者死亡率高達26.8%,若本身患長期病會增加死亡風險;安老院舍患者的死亡率更較居家長者高出10個百分點,其中80歲以上居安老院患者的死亡率高達35.7%。醫管局發現,藥物治療對年長的武漢肺炎患者效用不大,最重要是預防感染。

醫管局分析武漢肺炎死亡病例數據,截至上月7日,3,913宗確診住院病人中,72人住院30日內死亡,整體死亡率為1.8%。不過,年輕患者與年長患者死亡率出現極大分野,60歲以下患者死亡率僅0.1%,60歲或以上患者死亡率平均達7%;男性死亡率為2.4%,高於女性的1.3%。

90歲以上不治率34.1%

分析又顯示,對60歲以上的患者而言,死亡率會隨年齡而顯著上升,70至79歲死亡率為7.3%;80至89歲升至26.8%;90歲或以上患者死亡率高達34.1%。同時,無長期病的患者整體死亡率僅0.4%,但本身患有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及慢阻肺病的患者死亡率由8.1%至13.8%不等。醫管局認為,死亡率差別可能源自長者免疫力較弱,若本身有長期病患,更容易出現嚴重症狀甚至因此病逝。

第三波疫情出現大量安老院舍感染個案,居於安老院舍患者死亡率亦較高。60至79歲患者中,居安老院的患者死亡率為14.3%,居家長者死亡率則僅為2.7%。數據亦顯示,80歲以上患者不論居安老院或居家,死亡率均偏高,分別達35.7%及25.2%。醫管局估計須入住安老院的長者本身健康已較差,可能是導致死亡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表示,由目前所得數據可見,長者患者是最高危人群,相信長者有三大感染途徑,包括社區、院舍及醫院內。截至8月7日的70名病逝長者患者中,有48人由社區感染、15人經由院舍感染、其餘七人則懷疑於醫院內染病;由於近七成感染源於社區,他建議長者去過街市後要注意消毒手部。

藥效不顯著 預防勝治療

鍾健禮又指出,分析70個70歲以上的死亡個案後,發現長者的免疫系統會隨歲數改變,病情會較為嚴重,抗病毒藥物甚至類固醇等治療方式作用不顯著,令年長患者較年輕患者更難以康復,所以對長者而言,最關鍵是預防感染。醫管局正與香港安老服務協會探討加強為出院的院友進行病毒檢測,減少院舍內爆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