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出污水疑未經處理排走

溢出污水疑未經處理排走

【本報訊】上市公司安樂工程(1977)參與承建的新圍污水處理廠6月底測試期間,有污水溢流到測試範圍以外區域,投訴人質疑溢出污水未經處理就排走。渠務署回覆本報稱,部份「排放水」可能溢流至未啟用的設施,承建商已安排泵機和泵車將排放水泵回預設管道,強調排放水符合標準,有關情況「已預計」。

2016年安樂工程與得利滿、中國港灣聯營承建元朗新圍污水處理廠改善工程,項目總造價25.7億元,預計今年底前大致完成並投入服務,落成後污水處理量可升至每日20萬立方米,等於80個標準泳池。

■消息人士指有污水湧到一條未完工的緊急排放管道,質疑有污水流走,渠務署反駁管道內是「排放水」。

渠務署:或溢至未啟用設施

有不願具名投訴人透露,該廠房6月26日至30日測試污水處理系統,有污水湧到不屬測試範圍的區域,廠房最後動用水泵、泵車吸走污水。當時作為工程監督人員的艾奕康有限公司(Aecom)有代表在場。

投訴人質疑溢流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出大海。本報記者7月初曾到污水廠外圍了解,嗅到濃烈臭味,廠房工程仍未竣工。有地盤工人承認廠房已局部營運中,但不清楚污水排走情況。翻查區議會文件,該廠的污水會經隧道排放至龍鼓水道,在屯門和荃灣一帶海域被海水沖淡,而龍鼓水道是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之一。

今次涉事安樂工程去年上市,公司主席是潘樂陶,其妻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安樂工程透過公關公司回覆本報稱,已向渠務署滙報,由渠務署交代詳情。

學者:倘至廠外或違例

渠務署回覆稱,該廠房新建的基本處理系統6月下旬起測試,其間共處理9.1萬立方米污水。工程人員事前已預計部份排放水可能會輕微溢流至未啟用設施。承建商已安排泵機,在有需要時將已處理的溢流排放水泵回預設管道排放。承建商亦額外安排泵車將溢流的排放水泵回至預設管道排放,加快整個處理過程。

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曾耀輝指,所謂排放水是指已處理污水,若排放水溢流至廠房未啟用的設施,影響相對輕微,只要將水抽走,再經一次污水處理程序便可。若污水溢流至廠房以外地方或雨水渠,則可能違反《水污染管制條例》。他指現階段難以判斷溢流的原因。

根據投訴人提供的相片,水井積存溢流水,水質混濁兼夾雜垃圾。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難以相信是已處理過的排放水,「點會有一個使咁多錢工程,有個不知名滿溢情況呢?」他質疑事件或只是冰山一角,批評渠務署無做好監督角色,兩年前更頒「工地安全及整潔大獎」予該項目,十分諷刺。

渠務署解釋,水井中的雜物是工地物料,可能因部份工地人員未完全了解整過檢測及試行運作程序而留下,有關物料均會被泵機及泵車的裝置隔濾,不會排放到排水管道。署方重申廠房所有排放水都經過處理,符合相關標準。整個測試過程均有駐地盤工程師監督。承建商進行兩次水質抽樣化驗,結果全數及格。

環保署回覆查詢稱,該廠房測試期間,大部份污水經處理後從預設管道排放,小部份需利用泵機和泵車協助送往預設管道排放。渠務署6月26日至30日期間共進行兩次水樣本化驗,水質未有超越環境許可證規定的指標。環保署7月6日派員到該廠及龍鼓灘近龍鼓水道排水口一帶巡查,沒有發現違反《水污染管制條例》的情況,附近海面也沒有不尋常的污染物或垃圾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