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
【本報訊】本港昨日新增六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是7月初第三波疫情以來最低數字。惟大圍交通城的爆發持續,再多兩人確診,令群組增至11人。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出,疫情趨勢仍然未明朗,「擔保唔到嚟緊幾日嘅數字係點樣」,放寬限聚措施,更可能引致確診數字反彈。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公佈,新增的六宗確診個案,當中只有三宗是本地感染,單日確診和本地個案數目均是第三波疫情中最少的一日;昨日初步確診個案亦少於10宗。
張指出,難以完全杜絕社區中的無源頭個案,政府放寬限聚措施後,如市民不謹慎保持社交距離及時刻戴口罩,確診數字更可能會反彈,「一日半日數字睇唔到成個疫情係點樣,今日數字偏低,但擔保唔到嚟緊幾日嘅數字係點樣,如果多咗人去街,多咗人去活動,自自然然有機會有傳播」。
張竹君表示,昨日新增的第4892號患者,是大圍交通城的50歲女清潔員,負責清潔整幢大廈,並無病徵,因被列為密切接觸者於9月6日送入檢疫中心,檢測結果呈陽性,她居於大圍隆亨邨慧心樓。
其餘兩宗本地個案經全民檢測驗出,第4892號28歲女子9月3日已出現喉嚨痛病徵,延至9月5日始到大窩口體育館參與全民檢測,昨日確診。她居於屯門富泰邨美泰樓。調查後發現她是較早前確診大圍交通城管理員的家人,雖不同住,但上周初曾有聚會,相信屬家庭傳播。
第4894號68歲家庭主婦居於屯門安定邨定康樓,無病徵,平日會到置樂街市、友愛街市、安定商場購物,9月5日到兆麟社區會堂參與全民檢測而確診。
大圍交通城群組累積共11人確診,25名緊密接觸者被送往檢疫中心,當局已向整幢大廈派發400個樣本樽檢測。
本報昨午到交通城視察,發現大廈衞生環境惡劣,滿地油漬,多層的走廊和後樓梯擺放不少雜物,例如用過的紙巾、發霉膠墊,後樓梯位置不但漏水還掛有衣物。重災區6樓一間名為「金發」的粉麵廠,門外掛有發霉的布。5樓和4樓也有工人工作時無戴口罩,地下管理處內保安亦在記者到場後才戴上口罩。
對於再次有出現病徵者參與全民檢測,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認為,市民一旦出現病徵,應盡快求醫,政府亦應加強宣傳有病徵者不應參加計劃,減低檢測中心交叉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