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股昨日反彈乏力,北水更單日走資18億元,中斷資金過去連續13日湧港勢頭。五大北水淨流出最多股份,更清一色屬科技股,美團(3690)、騰訊(700)、小米(1810)均上榜,合共淨流出逾32億元。上述三隻恒生科技指數權重股仍未止血,當中小米最傷,跌逾7%,為科指表現最曳成份股。
分析指,若美股短期未能止跌的話,料本港科技股仍有一成跌幅,其中估值較高的小米及美團,沽壓會相對沉重,建議投資者維持觀望,待板塊喘定後才考慮「撈底」。
ATMX中,僅阿里(9988)升1.5%,報269.6元。美團挫4%,報238元,連續兩日成為最大北水沽售股份,兩日累計淨流出25.4億元。小米單日亦有6億元沽售;股價挫7.2%,報22.4元。二線科技股微盟(2013)及貓眼娛樂(1896)均挫逾4%。恒生科技指數收報7123點,跌117點;連跌四日累插近一成。
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譚智樂表示,若美股未能止跌,甚至出現陷入熊市情況,本港強勢科技股便可能有一成的調整幅度。他指,科技板塊的跌勢分化,「美股FAANG引起的恐慌不太明顯,但市盈率達幾百倍的SMART就要較小心;對港股而言,美團跌勢可以好恐怖,而騰訊、阿里等跌下來,幅度固然也誇張,但未必無長線投資價值」。
由圖表分析,譚指小米及美團走勢均欠佳,前者是典型「黃昏之星」訊號,若穿22元,很大機會見19元水平;後者有機會試50天線,甚至回落至200元水平。他建議投資者維持觀望態度,「即使美國大選前或有無形之手托住(股市),這一刻做好、做淡的值博率都不太高」。
港股通新貴方面,信達生物(1801)再錄得3.2億元淨流入,續成吸資王,兩日累計淨入17億元;海吉亞(6078)單日亦有1.9億元淨入。惟北水未能支撐股價,多隻港股通新貴炒上後紛散水,其中海吉亞跌4.8%至47.9元;民銀資本(1141)及天立教育(1773)分別回吐7.7%及2.2%。
中薇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偉豪指出,港股通新貴要配合市況才能有條件炒上,形容這一批股份「進場時機不太好」,故熱炒一日便散水,而信達生物的前景要視乎公司能否扭虧為盈。
眾多港股通新貴中,他較看好屬內需的日清(1475)及九毛九(9922),因板塊較受惠國策,而日清有發展中高端產品,對其毛利率有利。
舊經濟股輪流炒落後,昨日依靠重磅內銀撐市下,恒指反彈34點,收報24624點;國企升65點,報9830點;成交1,406億元。工行(1398)升4.7%;建行(939)及中行(3988)昨升逾3%;合力撐起恒指11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