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車浪及其他 - 邁克

暈車浪及其他 - 邁克

各式各樣暈浪,最低級趣味的肯定是汽車導致的一款,患者如果不諱直言,坦蕩蕩承認體質天生不濟,通常除了引起哄堂大笑,還不乏公然鄙視歧視,聽眾就算不宣諸於口,所有身體語言都熱衷表達「枉你打扮時髦,乜原來咁大鄉里㗎」。後果同樣是嘔到腳軟,暈船浪暈飛機浪就廣獲體諒同情,縱使搞到船艙機艙烏煙瘴氣,也不會有人投來嫌棄眼神,反而誘發旁觀者沉睡的南丁格爾基因,斟茶遞水照顧周到。我大概自幼便有暈車浪毛病,但是家長完全不察覺,只當坐在後座的小鬼頭搖搖晃晃容易瞌睡,偶爾三幾次胃作反,賴食錯嘢腸胃炎。直到去了三藩市展開社交活動,應邀遊長途車河,前戲春光旖旎,十不離九悲劇收場,才終於意識身患隱疾。藥房似乎有特效藥,但我總覺得侍兒扶起嬌無力的狀況,無論如何不是絕症,依賴可能有副作用的西藥弊多於利,寧願從經驗累積智慧,以自己的方式實踐「久病成良醫」。有志者事竟成,經過幾十年訓練,提煉出私人的暈車浪三寶,隨身攜帶萬金油、餅乾和可口可樂,一般都大吉大利。

當然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鄭重婉拒上車,斬腳趾避沙蟲萬無一失,無緣複製公路電影的風馳電掣,火車邂逅怪客或者空中捕捉飛人也很羅曼蒂克。如是者相安無事——直到瘟疫蔓延。眼看旅行生態被全盤顛覆,安於按兵不動還罷了,想繼續縱容遊蕩慾,唯有打汽車主意。窮則變變則通,我們都有對付不利環境的求生本能,惡疾惡法橫行,側側身尋找夾縫便是,哪有這麼容易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