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貿易制裁的槍頭指向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981),市場憂慮政治陰霾不散,先沽為敬,拖累股價昨日急挫23%,收報18.24元,成交過百億元,為最活躍港股第三位。以中芯7月挾回歸科創板創下44.8元新高計,該股已較高位「腰斬」。
路透社上周五報道,指白宮正考慮制裁中芯,將其列入貿易黑名單,屆時美國供應商要出貨給中芯,便需取得特別許可,原材料供應因此受阻。箇中理由,是中芯可能與中國軍方有關係。中芯昨發澄清公告,指任何關於「中芯國際涉軍」的報道均為不實新聞,對此感到震驚和不解。惟有關澄清無助股價止血。中芯A股亦跌停,全日跌11.3%,收報58.8元人民幣,較高位累跌38%。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稱,美方對中國企業採取各種限制措施,是赤裸裸的霸權行徑,中方堅決反對。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指,美方出手是源於一份研究報告披露,一系列中國軍校和國防綜合企業的研究人員,使用中芯的技術及晶片進行研究。其中一間軍校因涉嫌設計用於模擬核試驗的超級計算機晶片,早於2015年遭美國商務部列入出口黑名單。
多家大行報告分析中芯前景,富瑞指中芯的機器設備有四至五成來自美國;由於攻擊中國已成美國總統特朗普爭取連任的競選策略,料美國將對中國在半導體設備及IC設計軟件方面實施更多出口限制,因為有關領域為中國半導體國產化的主要樽頸位。花旗則預計,若中芯被列入黑名單,其生產線擴張及升級將陷入停滯。
高盛將中芯剔出確信買入名單,目標價由42元降至28.7元,該行以華為情況推算兩個情境:第一,中芯未能發展新技術應用、而僅能繼續發展固有的成熟技術應用,令2021至2025年純利低於該行基本預測5%至14%;第二,中芯同時未能發展新技術應用及成熟技術應用,令2021至2025年純利低於該行預測3%至48%。
中國通海證券投資部副總裁張曦嵐表示,中芯在晶片制程工藝上,跟台積電、Intel等相比下「唔夠叻」,並稱有分析指中芯技術落後世界水平近五、六年,「基本面本身唔夠揪」;如今更有政治因素阻礙其發展。他指,參考前年遭美國制裁的中興(763),股價其後難以回勇,料中芯股價前景同樣黯淡。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就指,中芯昨已跌穿多條技術平均線,「底部幾乎冇位睇」。
恒指昨收報24589點,跌105點;國指報9764點,跌119點;成交1,582億元。晶片股捱沽,華虹半導體(1347)挫14.4%;上海復旦(1385)跌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