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鮑維爾於8月27日的全球央行會議中發表演講,清楚話明聯儲局取消通脹指標,不再以2%通脹率為臨界點,以後可以容忍更高的通脹率。過往聯儲局為了遏止通脹,會適時調高利率,但今年新冠病毒疫情嚴重打擊美國和全球經濟,全球失業率急升,通脹威脅變成通縮威脅,全球央行根本沒有加息的藉口。鮑維爾的Jackson Hole講話,便確認了這個經濟現實。為了避免通縮,刺激就業,降低失業率,聯儲局未來幾年的政策就是維持低息無限期,通脹率可以上升(無一定上限),最重要是拉低失業率,維持經濟增長。
從實際旳經濟表現看,長期低息及量寬對經濟增長的刺激力度不如特朗普減稅,自伯南克以來,聯儲局的減息和低息政策最有利炒股,無科技股不能發達,無股不能有財富增長,已是市場共識;另外,長期低息有利樓市,現在美國經濟低迷,房地產市道卻走勢強勁,回復C19發生前的狀態,顯然是超級低按揭利率之功,股市創新高也帶來財富效應。
換句話說,聯儲局聲明不理會通脹上揚,對股市和樓市都是好消息,是強心針,因聯繫滙率的關係,香港也會保持長期低利率,對本港樓市有利。
左丁山讀書年代,經濟學家相信有Phillips Curve的存在,即是通脹與失業率走勢成反比,失業率愈低,通脹愈上升,失業率愈高,通脹率愈低,過往十餘年聯儲局仍然相信此曲線,於是訂下通脹目標為2%,超出此數字及失業率在5%以下的話,便會調高利率。怎知道十餘年來雖經無限量量化寬鬆,通脹率仍然低於2%,個別國家更有通縮迹象,事實證明Phillips Curve已經失靈。經濟學家找出原因,認為可能是「科技進步」(Technological Change)的影響極大,互聯網全球化之後,過去25年全球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股FAAMNG,Zoom及Salesforce,中國的ATMXJ都是新生產的效應,改變了經濟運作,這些科技公司的出現,未來AI的發展,及過去20年中國、印度、越南的興起,都令全球供應面有飛躍的擴張,製造產品愈來愈便宜,令通脹無法上揚。目前通脹率普遍在1%-2%徘徊,而利率在零至壹之間,實質負利率,呼之欲出,有能力借錢的朋友,不要着急於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