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在台灣來說幾乎是一樣必需品。尤其是我們不是住在大城市捷運系統旁邊的地方,沒有車就等於沒有了雙腿,而且移民初期往往要四處跑來跑去辦大小不同的手續、看房、看學校、買家具等等,所以移民台灣後就立即有了買車的念頭。
當時還是一家四口的我們,已經一心想着要買一台七人車,因為想方便香港家人來台的時候,有比較多空間接送或一起出遊。
所以我們就由尋找二手七人有趟門的中古車開始,但最後老公發現,在台灣符合這個要求的選擇只有兩款,而且看過網上的車價行情,約10年車齡,而且已經行駛高達二、三十萬公里,車價也要四十萬台幣!行了幾十萬公里的車,在香港大概只有在劏車場才可以找到吧。
在香港買兩三年車齡的中古車,行車里數也只有幾萬公里,車價大概快要折讓近一半了。
大概因為車在台灣來說是必需品,不只是周末才開車出來玩玩,所以大家都普遍接受二手車里數多,幾乎是必然的事,二手車折舊率低,相對來說真的不抵買。
所以左看右看,怕里數高的車七勞八損,將來維修費用也高,最後我們決定還是買新車好了。
台灣有許多車款都是本地生產,買大部份品牌的新車原來是有約5%至10%的議價空間的,買車前做足功課的老公,就常常在 wewanted.com,參考其他人在網上分享的購買新車清單和議價成果,大家買車前也可以去看看了解一下最新行情。
8891.com.tw就類似香港的28car網站,初來報到的香港人可以上網多看看。
最後,我們買了一台零件是日本製但在台灣組裝的趟門七人車,同一款車在香港買,日本直接入口, 在台灣買就便宜了港幣兩、三萬港元。
不過因為我們買車的時候,只有持有台灣居留證,如果需要貸款,就要找一個有台灣身份證的本地人做擔保,最後我們決定用投資移民開的公司名義,買入這一台新車,沒有做買車貸款。
在台灣買新車的「使費」和香港的大同小異,就是需要辦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新車買全保,一年的費用大約是台幣兩萬多,不過這些都是因車款和各人不同的需要而定,這裏只是給大家一個基本概念做參考。
到領牌的時候,就要繳付牌照稅和燃料使用費,汽油車1800cc以下的費用大約一萬多台幣。
當然如果大家是買新車,可以讓買車從業員幫忙辦理一切手續,用錢便可以解決煩惱。
另外,如果不想初來台灣便一次過繳付大筆現金買車,我們有認識香港朋友採用「租賃購車」的方式去解決用車的需要。簡單而言,就是讓租車公司先替車主解決買車、養車等事情,即便名義上為「租賃」,但是在決定租賃前便與租車公司簽好約,待時間一到便將該車過戶給客戶,形成「另類的分期付款」,這樣用公司名義去先租後買,當中也可以節省一堆稅項。其實我也不是車專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找資料看看。
在台灣,天南地北都可以隨時開車起行,放假的時候,幾天來回開1000公里也不出奇,結果我們的新車買了三年,就行駛了八萬多公里了。而且我們發現,當我們在台灣安定下來生活的時候,一家人只用一台車好像還不太夠呢!
Cass(King Kong 媽媽)
八十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二○一七年五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着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