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權選擇這時候高調否定三權分立,再次引起社會爭議。有人認為這是一場無謂爭拗,因無論特首如何定義香港憲制本質,也不能即時有甚麼實質改變。但若我們確認特區政權重塑香港憲制本質的公共論述,是有部署的政治行動,再與港版國安法的內容一起去解讀,就明白特區政權究竟想做甚麼及將會做甚麼。
港版國安法第9條規定,香港特區應當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和防範恐怖活動的工作。對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涉及國家安全的事宜,特區政府應當採取必要措施,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第10條規定特區應當通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這兩項條文都把學校定為國家安全工作的一個重要範疇。
引爆三權分立這爭議,正是源自教育局建議中學通識科教科書要刪去三權分立的段落。林鄭月娥說,她很重視正本清源、撥亂反正,正確的說話就要有膽量說出來。楊潤雄進一步解說,社會對何謂三權分立未有共識,所以有關說法不適合用於教科書。鄭若驊在網誌談到這問題時,刻意把香港憲制說成只着重於三權之間的「各司其職、相輔相成」,隻字不提三權之間的關係是為了「制約限權」。
但事實並非各界對香港憲制是三權分立未有共識,而是特區政權為了配合中共政權的政治需要,硬要把香港憲制說成只是「行政主導」,要把三權分立清除。從《基本法》的起草歷史及各條文之間的關係看,香港憲制是一種混合體,既有三權分立的元素,亦有殖民地制度「行政主導」的元素。
特區政權這樣說,是為國家安全教育鋪路及定調。學生們所能學到的,必須配合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任何會弱化國家安全的論述,都會被排除出正規課程外。維護國家安全在香港,既是由行政長官為核心的特區行政機關主力負責,故必須為其清除所有障礙。否定三權分立就是為此先製造理論及輿論基礎。
現在出版商在教育局的施壓下,已把三權分立清除出教科書。可以想像,在中學通識科及其他學科,需講論香港憲制本質時,教師即使設計校本的教材,也可能受辦學團體、校董會、校長及其他教師的壓力,不敢再提三權分立。
教育局這麼高調地把香港憲制定調為行政主導,已發出明確的警告,畫了紅線,令學校及教師們感到一旦逾越,在國安法的新時代,很可能會產生難以預見的後果,寒蟬效應已發生。在國安法的威嚇下,教師們甚至只能跟從官方論述,不得不向學生灌輸「行政主導」及「三權合作」的說法。
即使在大學,在討論香港憲制本質的議題時,教研人員們可能仍會提到三權分立,但也一定要同時提及特區政權那套論述。這就足以削弱權力須受制約的根本憲政信念。若連大學也捨棄或建立不起權力須受制約的信念及價值,特區政權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名來實施專制統治,潛移默化下,將會變得容易得多。
在國安法的新時代,特區政權正履行中共交下來的硬任務,要從各方位去把香港的統治全面威權化。幾條戰線已開展,學校、法院、議會、媒體,都是建構公共價值的重要場地。香港多年來已凝聚成的公共價值是反專制及支持民主的,更在近年因多場社會運動而進一步強化。中共及特區政權現在是要挾國安法之威,要扭轉久攻不下的香港公共價值。因此,守護香港公共價值,是當前抗爭的最重要任務。
戴耀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