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美股經歷一個幾大嘅調整,有朋友打嚟問:好唔好清倉?最後,高明選擇咗瞓覺。
重申一次,喺香港買美股嘅最大優勢,就係交易時段,係你嘅睡眠時間。一個升浪嘅過程,事後睇返當然會問點解十年前冇all in買美股?但係如果有經歷過中間嘅轉折,就知其實一路持貨唔易,包括結婚要買鑽戒等理由都會令你落車。
高明曾經提出過,買股票要扑暈自己,現實應用喺港股上邊,自己都做唔到,因為每日工作需要睇住,有時刻意去食tea唔睇,偏偏pop-up嘅新聞同埋朋友致電或短訊,都會令你喺唔等錢使嘅情況下無啦啦沽咗啲股票佢。但係如果你買賣美股,簡單瞓覺已經無需理會跌幅。
疫情過後美股上升有兩個原因:一、貨幣供應大增,失去大部份儲存財富嘅功能,啲人寧願信Elon Musk吹水嘅價值,都唔信美元。但係印鈔唔係無條件會令資產價格上升,有一啲資產,例如恒指,過去十年印鈔唔升,今年3月頭再印都飛唔起,昏迷不醒,點樣用心肺復蘇都救唔醒,美股未來係咪升硬?唔一定,但至少上述兩次瘋狂印鈔,美股有反應。二、疫情之前世界係向住遙距、科技嘅方向發展,疫後加速咗呢個發展。美股名義上狂升嘅瘋狂,實際上係我哋手上持有貨幣嘅坎坷。
美股呢一刻係散水定調整,好視乎你信貨幣會繼續濫發,定央行會回心轉意尊重貨幣購買力。如果呢一刻你未買美股,高明建議你趁調整開始建倉,講到尾一股都係幾十至幾百美元,買部iPhone都唔得,落場學費成本較低。最後可能會有人質疑:𠵱家買,遲啦!高明嘅回應係:你永遠早唔過創辦人、angel、VC買股,唔行動,就永遠冇參與。
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