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發病照檢測 藏播毒風險

三人發病照檢測 藏播毒風險

【本報訊】普及社區檢測計劃以找出社區隱形病人作招徠,卻潛藏社區播毒風險。一名染疫外傭疑傳染予同住的一對老夫婦,三人曾向私家醫生求診,但未被留取樣本化驗,直至三人9月2日參與全民檢測,昨日正式確診。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質疑,事件反映檢測中心無力分辨出有病徵的病人,對參與檢測人士構成傳染風險,同時檢測需數日才有結果,亦增加社區傳播危機。

外傭與僱主夫婦曾診所求醫

42歲外傭(第4872號) 早於8月22日發病,出現喉嚨痛,與其同住尖沙嘴港景峯的89歲老婦(第4867號)和92歲老翁(第4873號),夫婦二人8月29日亦發病咳嗽,兩人與外傭曾到青山道的私家醫生馮建華的診所求醫,當時醫生未有懷疑他們感染武漢肺炎,未有要求他們留樣本接受檢測。他們於9月1日、3日、4日及5日多次到診所接受檢查及藥物治療。

兩人與外傭於9月2日到設於官涌體育館的檢測中心接受全民檢測,9月4日三人化驗結果皆呈陽性,5日正式確診。

衞生署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兩名長者求診時有咳嗽和發燒症狀,醫生當時診斷他們患有肺炎。至於醫生當時為何不為病人留樣本化驗?張竹君說「可能係醫生嘅專業判斷」。由於三名病人在診所逗留時間長,而且診所內亦有較多病人,故安排診所內的一位醫生、六位護士和一位清潔送往檢疫中心,並會追蹤相關日子曾到診所的病人。而89歲老婦和92歲老翁的病毒數值(CT Value)分別為至25至27及21至23,同住42歲女外傭的病毒數值相對高,達28至30。

張竹君再次呼籲,出現病徵的市民應盡早求醫,勿等待全民檢測,以免拖延病情和增加交叉感染風險。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表示,今次事件顯示檢測中心即使會為參加者先量度體溫,亦無法找出有病徵的病人,不僅會對其他參與人士構成傳染風險,而全民檢測需時數日才有結果,亦增加社區傳播機會。他認為,檢測中心可設立獨立區域處理申報有病徵的人士,並優先化驗有關樣本,吸引他們主動承認有病徵。

■政府早前雖曾為外傭提供大型檢測,但未能阻截病毒傳播。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