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吹噓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是抗疫撒手鐧,可及早找出隱形患者,切斷社區傳播鏈,但市民反應冷淡,截至昨日晚上只有113萬人登記檢測。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多次聲稱今次全民檢測可作為下一波疫潮預演,原來又是誤導的謊言。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轉口風,指再做全民檢測的可能性不大。
截至昨晚8時,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推行六日,累計有約1,132,000人預約檢測,1,027,000人完成檢測,已在化驗所完成檢測的樣本僅675,000個,用了六日時間終於超越了當初政府聲稱的50萬個單日可完成化驗數量。另外政府至今共接獲194宗個案指個人資料被他人用於登記預約,其中109宗個案懷疑涉及盜用他人的個人資料,經已轉交警方處理。
為了說服市民接受勞民傷財的普檢計劃,聶德權曾多次公開聲稱秋冬季很可能再出現新一波疫潮,這次可作預演。
不過,陳肇始接受無綫節目《講清講楚》訪問時表示,計劃結束後再做全民檢測的可能性不大,當局只會進行特定群組檢測或擴大特定群組。她補充,檢測計劃結束後,當局會分析數據,掌握究竟有多少隱形病人、分佈如何、甚麼組群及年齡層等,對制訂未來防疫抗疫措施有一定幫助,尤其專家說冬季會有另一波疫情,了解現時整體情況有助將來應對,但她再無談論計劃是否達到切斷傳播鏈的效用。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全民檢測主要功用是演習如何動員檢測力量,以及獲取社區數據,包括檢測者的基因樣本,供流行病學分析,但全民檢測達不到斬斷傳播鏈的效用,「一次檢測冇可能搵到潛伏期嘅人,搵到嗰啲部份都過咗傳染期,攞數據同經驗方面有幫助,但唔係主要。」他續指,只有向高風險及有病徵人士持續檢測,才是有效防控措施。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批評政府強推全民檢測是政治投誠,「現在有揣摸上意,習近平要求做乜,為咗跟上中央要求,香港就要做到足,做到最快最盡,就算幾唔合科學、幾唔合理、幾冇效用、幾嘥銀紙都好,都要跟住做,令管治崩塌。」
全民檢測原定最多為期14日,政府暫時只計劃進行11日。聶德權昨日表示,會視乎服務需求,部份中心或再延長多三日。他重申政府並無為計劃設定目標人數,認為越多市民做檢測,越有助了解社區疫情及結束第三波疫潮,並為可能出現的爆發作準備,對未來恢復正常活動,包括跨境活動創造條件。對於有人要求封關,聶德權質疑是否要停止港人出入境。
對於民間質疑政府浪費公帑推行普檢計劃,政府在facebook自我宣傳的喉舌專頁昨日發文稱,網上有人以偏概全,誤導市民指普及社區檢測計劃「要香港市民埋單」。
不過帖文間接承認港人需要支付相當部份的普檢開支,包括場地、人手、物流、宣傳等等,中央政府僅承擔實驗室檢測服務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