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2014年發佈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下稱《綱要》),稱目標要在2020年前,建立覆蓋全社會成員信用紀錄的社會信用體系,內地已有幾十個試點城市,各地都有自己的計分系統,當中杭州有「錢江分」、廈門有「白鷺分」、這一次事件主角蘇州本身也有「桂花分」,「低分人民」所受的影響輕則是去圖書館借書遇上不便,重則影響購買車票、機票,甚至是孩子入學。
《綱要》重點為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四項,當中社會誠信與內地大規模監控系統緊密關連,涵蓋多項私人生活範疇,例如是交通違規。早於2010年,江蘇睢寧縣已經進行社會信用系統的試驗,當時的扣分項目包括圍堵中共或政府辦公大樓,會被扣50分,不養老人被扣50分,在互聯網污衊他人被扣100分。《綱要》出台後,山東臨沂前年也宣佈把「極端上訪」、示威遊行等十類行為計入誠信體系,這一次推出「文明碼」的蘇州早於2016年也已推出了「桂花分」評分系統,當中包括不少奇怪的扣分項目,例如是上網打機開外掛、訂餐不取餐等,都會被扣分。
這些在全國各地各自推行的評分系統在今年有互通的趨勢,把人民從「不良」至「極好」分成五等的廈門「白鷺分」在今年5月,就與杭州的「錢江分」互相承認,高分的廈門人到杭州也享用當地「上等人」的便利。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