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長巴爾今年7月在密歇根州福特博物館發表演說,指Google、微軟、雅虎和蘋果都一直願意與中共合作,並指荷里活也恒常地受壓妥協,為了向中共讓步而自我審查作品。他更點名批評迪士尼公司為了錢而放棄原則,認為如果創辦人和路迪士尼未死,發現一手創立的公司將來與外國獨裁政權合作,肯定會感到非常沮喪。
今日迪士尼終於嚐到了苦果,重頭製作投資二億,是卡通改編作品成本最高的《花木蘭》,在美國因當地疫情持續,起初宣佈無限期延後上映,其後再宣佈,美國、加拿大、新西蘭、澳洲等地放棄上大螢幕,9月4日直接在串流平台Disney+上架。因此在大陸戲院上影前,網上盜版已經十分猖獗,而內地人偷睇不特止,還給予劣評。
電影一波三折是因為美國人女主角劉亦菲,去年8月在微博轉貼中共《人民日報》對香港反送中民眾的挑釁言論,表態支持香港警察,引來網民發起「抵制花木蘭」活動,在香港、台灣、南韓、泰國均有響應,英國首映示威者到戲院抗議,而她在美國媒體訪問中自稱亞裔而不說華裔,也讓內地網民玻璃心碎,揚言抵制《花木蘭》。迪士尼以為事隔一年,劉的言論可能淡化,於是就拿到亞洲來上映。電影導演曾在《紐約時報》訪問中說:「迪士尼品牌的規則是,你不能真的展示暴力,所以這部片子裏沒有武俠式的開膛破肚或鮮血四濺。」
現實上警察暴打香港示威者,國家以鎮壓機器進行暴力管治,迪士尼視若無睹,繼續上映《花木蘭》,怎不叫人憤怒?大家設想今天迪士尼某電影女主角出來支持美國警暴,力斥BLM運動嘩眾取寵,看看迪士尼還敢不敢將電影上畫?對於女主角支持警暴言論,迪士尼亦從不表態切割。迪士尼會因為粗心大意而忙了「切割」嗎?非也,迪士尼在改編《花木蘭》時一直小心謹慎處理「政治正確」問題,例如性別權力,真人版刪走卡通版重要角色,互相傾慕的指揮官李翔,電影監製解說是「#MeToo」運動時期,讓指揮官和下屬戀愛,這讓人很不舒服。
迪士尼裝聾扮啞以為可以蒙混過關,今年2月底導演、女主角及電影製作總裁接受《荷里活記者報》訪問作宣傳,劉亦菲沒有收回言論,只是說這是很複雜的情況,自己不是專家,希望可以快些解決,而迪士尼的製作總裁西恩貝利(Sean Bailey)說:「亦菲的政治立場是屬於她自己的觀點,而我們只是專注在電影和她表演方面的表現。」如果迪士尼核心價值是反暴力,卻容許支持警暴的人當女主角,而電影是宣傳平等、自由、反抗精神,迪士尼竟敢將電影在香港上映,這是侮辱香港人的行為。
巴爾對迪士尼的警告,並非無的放矢。美國科技企業CEO、華爾街大鱷、荷里活左膠、NBA億萬富豪球星,人人響應BLM,甚至罷打NBA,但為了賺人仔,將掛在口邊的核心價值吞番落肚,奧斯卡上台就慷慨激昂,未開波就單膝跪低表態,但一掂到中國,香港、新疆、台灣就全部變鵪鶉。中共模式可以橫行世界,實在多謝這些唯利是圖的美國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