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近代歷史上,科索沃先後受過鄂圖曼帝國和塞爾維亞王朝統治,埋下了今日當地民族衝突及宗教紛爭不斷的伏線。
對塞爾維亞人來說,科索沃是他們的民族發祥地,佩奇市更被視為塞爾維亞東正教聖地,即使1990年代波斯尼亞戰爭失利,貝爾格萊德仍堅持科索沃是塞爾維亞共和國一部份。可是,在科索沃佔多數的阿爾巴尼亞族人則認為,他們才是最早遷到當地的居民。阿族因為在鄂圖曼帝國統治期間改信伊斯蘭教,成為了科索沃的多數民族。
自前南斯拉夫軍事強人鐵托逝世後,阿族開始出現離心,塞爾維亞試圖在科索沃實施種族清洗,驅趕阿爾巴尼亞族人,但1999年遭北約大規模轟炸阻止,這一年也成為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關係的轉捩點,科索沃取得事實獨立,自此當地塞族紛紛逃離,人口佔比由原本的30%急降至現時不足7%。
外界一直擔心塞、科關係長期繃緊,成為巴爾幹半島潛在火藥庫。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透露,雙方曾私下談判,交換北科索沃塞族聚居地和塞爾維亞南端阿族聚居地,緩和緊張關係。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