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要讓那一次鬆懈出現

永不要讓那一次鬆懈出現

疫情肆虐,球場閉框,想保持運動量,惟有在晚間外出慢跑。有留意我社交平台的朋友們,大概都知道跑步已成近來我的唯一運動。那天智能電話中的應用程式顯示,我是首次不間斷地連續跑了12個月;算不上是甚麼成就,可是怎說都是種自我突破嘛,感覺還是挺滿足的。

近月俗務纏身,既忙於照顧兩隻小怪獸,又要為工作頻撲,早幾天回到家中,洗個澡就立刻倒在梳化上;按照我給自己訂下的時間表,那是個要跑步的晚上。身體很累,布藝梳化的質料很是柔軟;冷氣溫度調得剛剛好,電視上播的電影也很精采……。

我猛地站起來,搖搖頭驅走睡意,跟太太說了句:「我要去跑步喇。」阿太有點驚訝:「仲去?你唔攰咩?」我趕緊換過運動短褲和跑鞋出門,免得自己改變主意。沿着西環的海傍慢跑,汗濕透了半身,原本的疲倦就消散得七七八八;我邊跑邊思考,突然覺得我又進步了。說的並非時間或距離,而是一樣更重要的東西 ──心態。

我曾多次分享運動員的故事以說明堅持的重要性,可是坦白說,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半途而廢的事情其實佔了大多數。經歷過無數次的無疾而終後,想不到自己到了不惑之年才徹底明白了這個道理。我終於在豐富的失敗經驗中找到共通點──就是在略有小成後的那一次鬆懈。

用個最易懂的方法解釋:女士們減肥最難過的關口,不在於早期嚴格控制飲食和日夜運動,而是當磅數開始下降時腦海閃過「不如食餐好啦!」的那一餐;人類的惰性遠比紀律強,只要放鬆過一次,就會無止境地鬆懈下去。故此「復肥」往往會比未減前更肥;「都連續跑咗成年,跑少次冇所謂啦」,其實就是我過去所有爛尾收場的事情的寫照。當時只道是尋常,任何放棄或失敗,其實全都只是源自一次毫不起眼、「偷吓懶冇所謂啦」的鬆懈。所以,永不要讓那一次鬆懈出現。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

周日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