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葵涌邨母殺子慘劇再次揭示照顧與受助者同受困的悲歌,惟政府仍支援不足。有社工直指政府對智障人士返回社區生活的措施「冇乜用」;立法會議員指疫情下不少社福服務受阻,照顧者甚至要全天候在家照顧智障子女,猶如「困獸鬥」,建議當局參考外國做法,為照顧者提供「喘息服務」。
資料顯示,去年本港有多達7萬至10萬名智障人士,但政府支援嚴重不足,約4,000名智障人士正苦候宿舍,其中嚴重弱智人士的宿舍輪候時間之久,更長達15年或以上,有智障人士苦候至逝世也未能獲宿位。
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前會長葉建忠批評,類似事件中的21歲智障青年由院舍回家居住,理應有社工跟進一段時間,以便相關家庭適應,質疑當中是否出問題。他批評「政府往往話:『都夠年齡咯,咁社區照顧囉』,但所謂社區照顧係冇乜用嘅,好似話要送飯或睇醫生,可以申請社署家務助理隊上門幫手,但𠵱家唔係要送飯或者睇醫生嘛,變咗咪冇用囉!」
同為智障人士照顧者的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直指,照顧與受助者雙方同樣承受極大壓力,智障子女作為被照顧者,會有容易發脾氣及其他行為問題;加上現時因疫情關係,「好多服務都停咗,例如日間中心、地區服務或一些上門服務,令照顧者感到冇人支援,好似困獸鬥咁好慘,容易壓力爆煲!」
張援引外國經驗,指外國政府有為照顧者提供「喘息服務」,即照顧者可自找其他人幫忙,短期照顧被照顧者,以便照顧者獲得休息,並由政府資助相關報酬,他希望港府參考有關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