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康碼殺到 初期設配額

港康碼殺到 初期設配額

【本報訊】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圖)透露,政府早在5、6月已準備好通關用的港康碼,惟因第三波疫潮爆發暫停計劃;他指疫情一穩定,港康碼就會上馬。同時,當局正研發「感染風險通知」手機應用程式,向用家發放感染風險警示。

薛永恒昨受訪稱早在5、6月已準備好港康碼,但預備推行時本港就爆發第三波疫潮,「先一下子就煞咗車」。他預計通關開始時有配額制,「如果話某日去廣東,而唔想有強制檢疫,要先攞咗個配額先」。

檢測中心除了通知申請人結果,也會將資料上載至衞生署網站。申請人收到結果後,可到衞生署網站下載港康碼。申請人須提供姓名、出生日期、證件號碼及電話等資料,並附上所到的檢測中心名稱和檢測結果。申請人同意後港康碼資料將轉送內地,「想去廣東就攞粵康碼,想去澳門就攞澳康碼」。

薛永恒

逾90檢測投訴涉盜用身份

十一及中秋假期距今不足一個月,薛永恒未答覆會否趕在9月底前推行港康碼,僅稱盼在疫情平復後盡快實施。另外當局亦正研發「感染風險通知」手機應用程式,提供的士司機、食肆等二維碼,讓市民透過程式掃描二維碼記錄行蹤,例如坐過的士後,若的士司機確診,程式會通知機主。薛稱港人關心私隱,故是否下載程式、掃描二維碼由市民自行決定,又稱所有資料無中央台,「係記你自己手機嗰度」。

創科局亦收到160宗身份被冒認預約檢測的投訴。薛指逾90宗涉盜用他人身份,會轉交警方跟進。他又形容過去數天逾九成已登記的市民出席檢測屬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