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五年收逾百萬難民 融入快 民粹減

德五年收逾百萬難民 融入快 民粹減

昨天是德國向難民大開中門五周年,當年湧入德國的逾百萬難民,大多成功融入當地。被美國總統特朗普指「作出現代歐洲領袖最差決定」的總理默克爾,未有如特朗普所言「玩完」,民望回復至危機前水平,當地民粹主義情緒亦正消退。

五年前的夏天,來自敍利亞、阿富汗、伊拉克和厄立特里亞的難民湧到歐洲,各國紛稱吃不消,默克爾8月31日振臂高呼「我們做得到」,9月4 日開始接收滯留匈牙利的難民,至去年共讓170萬人到德國申請庇護。

五年後,留德難民有近半已在當地找到工作和交稅、逾萬青年掌握足夠德文水平在當地讀大學,逾八成難民兒童和青少年指對當地學校有歸屬感,感到受同伴喜愛。德國聯邦政府雖已為難民花了873億歐元(8,018億港元),州政府照顧他們至2025年亦估計要花507億歐元(4,656億港元),但近年難民流入數目減少下,聯邦政府毋須動用備用基金。

默克爾民望回升至危機前

雖然難民間中犯案,亦受當地關注,但德國整體刑事罪惡數字近五年是下降了,而在2016年連爆七宗涉難民的伊斯蘭主義恐怖襲擊後,德國近三年也沒有同類襲擊。

默克爾當年的決定,雖也引起不滿,令極右民粹的「另類選擇黨」晉升國會第三大黨兼最大反對黨,但該黨的民調支持率已由去年底的14%跌至10%,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則回升至以約40%的危機前水平。

德國兩個智庫進行的「民粹主義指數」民調,亦顯示當地有民粹傾向的人,由前年的32.8%大跌至現時的20.9%。分析指這轉變包括進入的難民少了、武漢肺炎疫情令公眾關心經濟多於身份認同和文化,以及公眾對另類選擇黨冒起有反思等。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