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辛探索」觸怒紅二代 補鑊改回「領導者錯誤」 課本表述文革 回歸鄧《決議》

「艱辛探索」觸怒紅二代 補鑊改回「領導者錯誤」 
課本表述文革 回歸鄧《決議》

【改完又改】

【本報訊】內地由教育部統一編寫的歷史教科書,兩年前把關於文化大革命的篇幅大幅削減,並形容其為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艱辛探索」,被指意圖為文革「洗白」。不過,有關表述在過去兩年都有改變,今秋出版的最新版教科書已重回1981年鄧小平欽定的「領導者錯誤發動」定性。有分析認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意圖為文革「翻案」已惹來當年一些在文革受苦的「紅二代」不滿,習也許因此要讓步安撫。

內地影評人尹鴻和資深媒體人唐建光先後在新浪微博發文,並附上今年最新出版歷史科教科書有關文革的課文,並把它與2018年以前、2018和2019年三個版本的相關段落比較。唐建光留言形容,對比四個版本對「十年」(文革)的表述頗見曲折,慨嘆道:「時至今日,只是回到40年前的『決議』上,竟然還需要重新經歷『艱辛探索』。所以,致敬守住底線的人」。

■1967年文革進入高潮,紅衞兵在北京串連。

習一度欲為文革「洗白」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在鄧小平主導下通過了全面否定文革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此後,不同地區版本的歷史教科書在提及文革部份都是按照《決議》的文本,把文革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但內地近年改由教育部統編全國通用的教科書,當中2018年出版的初中二年級《中國歷史》被指淡化文革歷史。在舊版「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課,表述為「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中央出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着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但2018年版的「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一課卻把上句的「錯誤地」以及「黨中央出了修正主義」刪除,還加上為文革粉飾的表述:「人世間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世界歷史總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過程中前進的。」

不過,此後兩年教科書的文革表述再有改變,2019版課文把2018版粉飾文革的多段文句刪去,包括「最嚴重的挫折」、「探索中走了彎路」、「曲折過程」等,重回根據《決議》文本的部份表述,包括文革「不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等;而在最新的2020年版,就再重現2018年以前「由領導者錯誤發動」、「嚴重災難的內亂」等原有表述。唐建光在微博寫道:「是誰在試圖為『十年』翻案?再問,歷史老師又如何講授這一年一變的課本?」然而這段微博卻被新浪禁評。

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表示,習近平是毛澤東的信徒和捍衞者,雖然他與其父親習仲勛均是文革的受害者,但自上台後仍透過左傾政策來鞏固自己的管治。他認為修改教科書有關文革的表述,已引起曾在文革受迫害的劉少奇和鄧小平等後人的不滿,而近年亦有「紅二代」對習「冷嘲熱諷」或作間接批評。習亦深知這些紅色家族得罪不了,故此下令把教科書基本「還原」以作安撫。

■今年內地教科書將文革稱為「領導者錯誤發動」。

學者︰避免激起黨內反彈

政治學者吳強認為,過去幾年內地教育路線存在反覆,新版歷史教科書的文革表述回到2018年以前,表明習的路線在黨內受到頗強的抵制和批評,因此要作出中庸的回應。「這個變動只是回到1981年鄧小平的《決議》,沒有觸動習的權威,只是在這個問題上有所調整,避免在這個時候激起黨內更多反彈。對習來說這可謂無足輕重,不意味他有所妥協。」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說,內地現在對文革的評價「撥亂反正」,不等於明天不會改變。他又擔心,香港官員在領會中央的精神上已呈病態,既然能夠刪除通識課本中的「三權分立」,難保他朝不會對文革的描述也有類似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