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樂園 - 杜杜

千面樂園 - 杜杜

「兒童樂園」這香港第一本全彩色印刷的兒童半月刊,自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五日出版創刊號直至到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版的第一〇〇六期,歷時四十二載。我曾經將一整套的「兒童樂園」比作一條碩大無朋的帝王鮭魚,存活在悠長的時間河流之中。雖然「兒童樂園」的忠心粉絲數以萬計,能夠一窺全魚的讀者卻恐怕萬中無一。像我自己所熟悉的「兒童樂園」,也只限於最初的二百期,只有全魚的五分之一,亦即魚的頭部。而我一直將這個鮭魚頭和當年的主編羅冠樵畫上了等號。即使這樣的一個印象也並不完全正確。「兒童樂園」似是無聲結束之後,一直餘韻未了;「兒童樂園」的「後傳」之中,較重要的事起碼有兩件;一是胡惟忠在二〇一三年將整套的「兒童樂園」上載互聯網,網址曰「重建我們的樂園」;另一件事就是邱健恩博士編著的「千面樂園──我們的兒童樂園」的出版。這網站和這專書的最大貢獻正是將這帝王鮭魚全面呈現,讓幾代新舊老少讀者有機會一窺全豹,以便更進一步去了解這本影響深遠的香港本土兒童刊物。

「千面樂園」是第一本研究「兒童樂園」的專書,配合了豐富的圖片(其中包括了一〇〇六個期刋封面全圖;特別版中的羅翁原稿畫作,彌足珍貴)、照片,和剪報,交代出這刊物的出版史,和當時有關人物之間的來龍去脈,也比較詳細地評價分析刊物的內容,和描述刋物適應時代而轉變的風格。(在這方面,盧瑋鑾和熊志琴編著的「香港文化眾聲道」第二冊裏面的張浚華專訪是一個更為個人和饒有趣味的對照。)邱健恩博士自承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完成此書,而結果能有此評價中肯而資料全面的成績,真的是有一種不帶感情的明淨;書中列出的內容分析表,牽涉到的期數,日期,都相當準確,大大方便了有意研究「兒童樂園」的讀者。「兒童樂園封面回顧」中說:「『兒童樂園』頭三十年七百一十五個封面裏面,只有第283期的封面由李成法編繪,其餘皆出自羅冠樵手筆。」我想在此補充一下的是:第114、120,及143期的封面十分可疑;114期的人物衣紋非常生硬,120及143期的人物身體比例粗劣,完全不像是羅翁的手筆;或許有可能是在封面製作的流程之中,另有畫工插手,依據羅翁的圖稿加工完成。邱博士在書中的「樂園內外」作出的評價很有見地:「羅冠樵的原創故事蘊含文化,李成法的西方重繪故事充滿童趣,而『叮噹』則激發幻想;『兒童樂園』終於集齊了『文化』、『童趣』、『幻想』三大元素,形成三條天柱。在往後長達八年的時間裏,『兒童樂園』穩穩站上了兒童刋物的制高點;而把『兒童樂園』推上最高峰的,就是那個當初不為畫家接受的素人張浚華。」

邱博士不單止用「三條天柱」論來合理地分析了「兒童樂園」的興衰史,更加平衡了讀者對台前幕後功臣的了解。邱博士盡量追蹤出各種故事和欄目的原作者,給他們一個公道。尤其引起我興趣的是邱博士在序文中提及他將刋物內容分類,結果是分了25大類,136小類,210種子類。可惜邱博士沒有將這分類在書中列出。在二〇一四年我自己也曾因「重建我們的樂園」的出現,而進行了刋物內容的分類,卻沒有邱博士做的那麼細。但是書中已有的分類就是一個內容提示,可以方便讀者上網作純興趣性的檢閱。「兒童樂園」的內容豐富,有很多可以選印做單行本,而近年來已經出版的有「小圓圓」和「西遊記故事新編」,但是我自己更偏愛羅翁的「畫俠李子長」。邱博士對「畫俠李子長」的評價略有保留,但是也承認是「羅冠樵最顛峰時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