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銀上半年盈利平均按年倒退一成,評級機構惠譽發表報告指,鑑於當局制訂下半年加大清收處置不良貸款的指標,是在上半年基礎上再增加超過1倍,銀行亦要讓利撐企業,故惠譽預測內銀下半年盈利跌幅將加劇,但估計內銀仍會以今年度派發股息回饋股東為目標。
儘管內地經濟有復蘇迹象,第2季國內實際生產總值按年升3.2%,不過6月份國務院便提出,要引導金融機構向企業合理讓利(即銀行向企業減息降費並放棄部份應收回報),以提振實體經濟。
惠譽認為,在積極處置不良貸款要求下,即使面對疫情衝擊,上半年內銀撥備覆蓋率仍達182%的高水平。由於普遍銀行已完成轉用市場報價利率(LPR)作為貸款定價基準,銀行資產收益將受影響,內銀盈利及資本金水平在下半年料持續受壓。
另外,彭博引述消息報道,包括工行(1398)、交行(3328)及郵儲行(1658)等國有大行,本月將合共發行約1,9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永續或次級債,是內銀單月發行最多相關債務的第2高紀錄;當中工行傳聞發次級債600億元,交行及郵儲行各發永續債300億及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