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自願」檢測計劃至今完成檢測12.8萬個樣本,當中6個呈陽性,而其中只有2宗是新確診個案。陽性比率為0.0015%,即每6萬人之中只找到一個隱形病人。若全港有100萬人「自願」檢測,也許可找到16個隱形病人;若全港750萬人全部被強迫送檢,最終也只能夠找到125個隱形病人。遠低於林鄭所說的每5000人之中可找到一個隱形病人。
花那麼多金錢和資源,只為了找出125個隱形病人?每尋找一個隱形病人,納稅人要支付多少費用?既然如此,為甚麼不節省資源,只檢測有病徵者、高傳染群組及與病人有密切接觸者呢?全民「自願」檢測計劃失敗是有目共睹的事,不過沒關係,香港庫房的錢迅速流失,從這一點來看,「所謂」檢測,倒是成功的。
這一邊廂政府大灑金錢,要找出「所謂的」隱形病人,另一邊廂,堅持不封關之餘,更增開一個蓮塘關口。最無厘頭的是,政府更從廣西及福建引入第三批近200名核酸檢測支援隊成員,令來港工作的支援隊員多達420名。這420個支援隊員,享受免檢疫待遇,到香港之後亦毋需隔離,難道不會是隱形病人嗎?發動420個有潛在傳染風險的人去找出750萬人之中的125人,已經不是成本多寡的問題了,而是發動者的認知能力的問題。
隱形人,你究竟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