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流亡 未與母道別 劉康:信有日凱旋回港

18歲流亡 未與母道別 
劉康:信有日凱旋回港

【本報訊】年僅18歲的劉康,是被港版國安法通緝人士之中最年輕的一位。人生第一次搭飛機,就是從香港流亡到英國的航班,遠赴一個從未踏足過的陌生國度。看到黑衫黑褲黑鞋黑口罩的劉康徐徐走來。記者問他在英國也要black bloc嗎?他解釋其衣着有特別意義:「我全個衣櫃都係清一色黑衫,黑色係代表抗爭嘅顏色。」

劉康的抗爭之路,是由2014年開始,當時他受到雨傘革命啟蒙,驚覺香港沒有民主自由,開始關心政治和社會公義。2016年新東補選,本土理念興起,啟發他主張香港獨立。2017年,他還是中學生,在公開活動與特首林鄭月娥合照時高舉港獨標語示威而「成名」,一個月後,他在立法會附近的連儂牆因藏有未組裝完成的BB彈槍而被捕,2018年初審被判罪成,還押22日。後來2019李柱銘為他上訴得直,撤銷定罪及刑罰。同年,17歲的他出版書籍《輕論時政》,批評香港及中國政府,甚至宣揚香港獨立。

深知持不同政見會被打壓,所以今年5月傳國安法將會立法時,他已計劃離港:「就算我年紀細,但只要我嘅政治觀點係政府唔鍾意嘅話,佢哋一定會用國安惡法迫害我。」不想連累家人朋友,所以離開前亦未能告別,母親亦只是從新聞才得知兒子已流亡海外。

被迫離開家園,他最大的感覺不是悲傷,而是憤怒:「真係非常之嬲,言論自由係每個人嘅基本權利,只係因為我嘅政治觀點,就要被迫離開香港呢個屋企。我不斷諗,點解要走嘅係我?點解要走嘅係香港人,而唔係嗰班賣港賊!」

■2017年劉康在公開活動與林鄭合照時示威,一個月後因藏BB彈槍被捕。

因為政見淪為通緝犯,年紀輕輕人生徹底改變,問他犧牲這樣大值得嗎?劉康慨嘆,他跟香港很多年輕人一樣,面對暴政,別無選擇:「有自由嘅國家係採取代議民主制,原因係希望民眾唔想將所有時間用喺政治度,而係擺喺自己興趣度,令佢哋可以發展人生真正嘅夢想。但香港係非常之荒謬,無民主自由,逼到好多後生仔上街抗爭,爭取民主,而放棄咗自己人生好多好寶貴嘅嘢。」

孤身展開流亡生涯,難免感到徬徨,劉康指幸得英國政府幫助。6月底在倫敦機場入境時申請政治庇護,當局即時為他安排住宿和一日三餐,他心懷感激,而最寶貴的,是可以呼吸自由的空氣:「嚟到英國,可以享受言論自由,我無理由放棄我嘅政治觀點,會繼續表達我嘅意見,堅持我嘅立場!」

除了繼續政治抗爭,他還計劃在英國求學,完成大學學位:「共產黨搞到我冇得再喺公開大學讀書,嚟到呢度我希望繼續讀大學,想主修政治、語言或者哲學相關科目。」熱愛文學的他,亦打算將英國哲學家穆勒(John Stuart Mill) 的《論自由》翻譯成廣東話,推廣英國哲學文化之餘,同時復興香港人的語言。

未曾離開過香港,來了英國只有一個多月,他已十分想家:「喺英國晚晚發夢都會夢見自己返番香港,我好掛住香港嘅所有嘢,香港嘅人、文化、語言、建築物……」預期自己的流亡生涯會以數十年起計,不過劉康堅信今次離開只是暫別,在彼岸漫長的抗爭後,終有凱旋歸來的一天。

■劉康出版《輕論時政》批評香港及中央政府,宣揚個人政治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