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防疫口罩被混雜了大陸製口罩,引起政府關注。衞生部食藥署其後揭發,當地口罩廠商加利科技今年8月輸入337萬片非醫用口罩,並於廠房將大陸製口罩換上台灣防疫口罩的標籤。加利科技已被勒令停工、停止出貨,最高可被罰200萬元新台幣(下同,約53萬港元)。
加利科技是獲台灣政府徵用的實名制醫用口罩廠商,其口罩在新北300多家藥房實名銷售,少數分配到台北。藥房職員在加利科技的口罩包裝內發現安徽品質管理單。衞生部食藥署昨午在記招指出,藥房職員發現其中一包口罩附有「安徽製」等簡體字樣的標籤。食藥署赴加利科技廠房查核,發現廠房於8月間輸入約337.8萬片非醫療用口罩,並於廠內分裝、改標籤。
食藥署目前已勒令廠商停工,停止出貨,最高將罰200萬元,並持續清查問題口罩的流向。食藥署補充,加利科技早於今年3月已進口非醫療用口罩,且有疑似違規情況,當時已在邊境退運。士林地檢署可能會循詐欺罪或商品虛偽標記罪偵查事件。
據悉,非醫用口罩比醫用口罩阻絕飛沫效果低30%。總統蔡英文昨表示政府絕對查辦到底,確保防疫沒有破口。而衛福部長陳時中則透露,還有一家有類似情況,已展開調查。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