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古蹟計劃截申請 景賢里勁接18標書

活化古蹟計劃截申請 
景賢里勁接18標書

【本報訊】發展局去年底公佈將灣仔景賢里等四幢歷史建築列入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原本上月3日截止接受申請,但因應疫情將截止日期延至昨日中午12時。發展局透露,四幢建築共接獲42份計劃書,當中以曾兩度納入活化計劃卻「流標」的灣仔司徒拔道大宅景賢里最受歡迎,接獲多達18份計劃書。

畢打行有望列一級歷史建築

法定古蹟景賢里1937年建成,以中國文藝復興風格建造,是融合中西方建築特色的罕見特色建築物。2007年其業主疑為重建大宅,聘工人把景賢里瓦頂拆毀引起輿論譁然,發展局最後透過與業主進行非原址換地成功保住景賢里,惟兩次將其納入活化計劃均流標收場。

至於三級歷史建築、位於荃灣青山公路汀九段的前律敦治家族的私人住宅「白樓」,接獲10份計劃書;法定古蹟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則接獲9份計劃書。三級歷史建築芳園書室曾成功活化,但機構2017年停止營運,最終再納入計劃,當局接獲5份申請書。發展局稱正開始評審工作,預計明年年底公佈結果。

另外,有近百年歷史的中環畢打行,有望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古物諮詢委員會本月10日開會,古蹟辦建議將多幢以往遭業主反對而未能確認評級的建築,交古諮會討論評級。古蹟辦分別建議將建於1923至24年的畢打行,確認為一級歷史建築;至於薄扶林沙宣道33號大宅及其車庫,則建議列為二級歷史建築,大宅及車庫估計建於1930年。

古蹟辦指古諮會2009年3月已通過畢打行及沙宣道33號大宅和車庫擬議評級,但三個項目的業主在公眾諮詢期間提出反對。畢打行樓高九層,是少數尚存於畢打街的戰前建築。去年有報道指,美國休閒服裝品牌A&F於2011年以月租700萬元租下畢打行地庫至2樓共4層約2.56萬方呎巨舖,但2016年退場後,舖位丟空兩年多仍未租出。

■古蹟辦建議將中環畢打行確認為一級歷史建築。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