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學年剛開始,有27間中學的天主教教育事務處向屬校校長發出「開課備忘」,提醒學校應「保持警覺」,學生穿上校服參加的校外活動應事前獲得校方批准或支持,又指如果學校名義遭人利用,「應立即公開澄清,以正視聽」,重申任何人不應利用學校作為表達政治訴求的場地。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校方應設立渠道讓學生表達意見,以壓制的方式教育只會適得其反。
該文件由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劉超賢發出,稱校長及教職員應攜手合作,讓學校的運作能從去年的社會事件及停課多月帶來的困擾中盡快恢復。備忘又提到教材問題,指屬校須確保教師專業地按照課程的宗旨、目標及學生需要準備教材。
文件續稱,學校應「保持警覺」、確保任何以學校名義成立的組織如學會,或舉辦的活動,及學生代表學校或穿上校服參加的校外活動,均事先獲得校方批准或支持,指「任何人士均不應利用學校作為表達政治訴求的場地」,更不應散播仇恨與暴力的思想。
劉在文件中指當學生行為出現偏差,須先給予改過機會,但稱「當學生行為出現嚴重偏差時,才考慮以其他更合適的方式處理」,惟未作進一步解釋。
劉超賢回覆本報查詢時稱,文件中學生穿校服參加校外活動需得校方同意的內容「可能會觸及」人鏈等活動。劉又指學校應有言論自由,但如果老師或學生「鼓吹其他人、煽動威逼其他人跟佢,咁就唔得。」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相信針對校服的規定是避免學校遭投訴而影響校譽,惟據他觀察,過去一年學生舉辦的活動如人鏈等均和平理性,從未散播「暴力思想」,籲校方不應定性他們為「行為偏差」。他指學生一定對社會上的事情抱有強烈的意見,學校應設立渠道讓學生表達,否則只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