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改裝過渡屋 部份上月入伙

校舍改裝過渡屋 部份上月入伙

【本報訊】繼早前首個由組合屋建成的社會房屋計劃竣工後,由九龍樂善堂推行的全港首個「改建校舍作過渡性社會房屋計劃」樂善堂小學項目,8月26日亦獲批入伙紙,提供51個2至5人家庭單位,部份有逼切需要的住戶已率先8月底入伙,其餘家庭將於9月分階段入伙。

設獨立廁 開放廚房

樂善堂稱,2019年2月中向地政署申請短期豁免書,建議改建已停用的小學校舍作過渡性社會房屋用途,整個項目由申請至完工共花約一年半時間。校舍地下連兩層共22個課室,機構以環保為原則,改建時盡量保留原有結構。項目共提供51個單位,可供2至5人家庭居住,面積171至311平方呎,人均居住面積不少於60平方呎,設獨立廁所浴室、開放式煮食空間連廚櫃。

項目去年7月獲扶貧委員會支持,由關愛基金撥款1,544萬元資助。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期望,計劃能為其他辦學團體或政府機關作為案例,考慮將閒置校舍作社會房屋用途。

該機構2017年起以自資形式推行多個社屋計劃「樂屋」項目,至今營運及規劃的項目,包括4期「樂屋」、改建樂善堂小學、宋皇臺道及土瓜灣道組合屋計劃、大埔組合屋計劃等。

因應房屋需求殷切,政府早前決定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約32公頃用地作房屋用途,並於現有契約上月到期後,訂立一個為期三年的特別過渡安排,其餘140公頃用地則以象徵式地價續期至2027年6月30日。高球場用地契約因此需分拆兩張新契約處理,由於涉及較多程序,政府容許香港哥爾夫球會(球會)繼續按現有契約條款使用高球場整幅用地3個月至今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