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都在祈盼新冠病毒預防疫苗時,別忘記我們行之有效的流感預防疫苗。每年九月開始,就是接種流感疫苗的時節。現時公認的醫學事實,是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流感。對高危群組,包括幼童、長者、長期病患者、免疫力低人士、孕婦、肥胖人士、吸煙人士等特別重要,可以減低患病率,亦減少嚴重併發症和死亡率。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最近發表研究報告,指流感會引發心臟病,而流感預防疫苗對預防心臟病非常重要,可減少心臟病相關情況達15%至45%。預防功效跟血壓藥、降膽固醇藥和戒煙相若。
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病徵相似,都可以引發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其他器官問題,例如腦炎和心肌炎。所以在新冠疫情陰霾下,預防流感更加重要。現時大家已經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預防呼吸道感染措施,都可以有效預防流感。但仍應該接種預防流感疫苗,加強防預。
不過,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生產和物流。今年本港的流感預防疫苗供應未必足夠。有私家醫生雖然一早預訂,也未能獲全數供應。另外,大型的接種活動,包括校內接種,也要考慮傳播風險。
靠臨床病徵分辨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並不容易,兩者都可能發燒和有呼吸道感染病徵。現時有快速流感測試,以鼻咽分泌作抗原測試,可在診所即時初步診斷甲型和乙型流感,準確度可接受。至於新冠病毒感染,暫時還是靠咽喉或鼻咽分泌作核酸檢測,需要在化驗所進行,並要幾小時以上。希望盡快可以有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測試供應,令臨床診斷更方便快捷。
以快速測試分辨流感,可減少入院和隔離需求,治療上亦有不同安排。不過,亦是物流關係,要點算流感測試劑存貨,並作需求評估和安排。
新冠病毒感染現時治療方案包括觀察、支援治療和用幾種藥物的雞尾酒療法,暫未有非常有效的針對性藥物。
治療流感有廣泛使用的有效口服抗病毒藥,可減少患病時間和減低併發症風險。所以遇到呼吸道感染,要及早分辨並給予藥物治療。往年曾多次出現抗流感藥物供應緊張,希望政府能關注及早作安排。
鄭志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