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報上周踢爆有本地供應商以國產的非醫用口罩充當日本口罩,供應政府物流署。報道刊出逾一周,海關昨日傍晚始發稿,指初步調查後發現涉事的大部份口罩並非日本生產,早前搜查供應商「柏迪環球」及相關運輸公司,撿走四部電腦並拘捕一男一女。物流署至今已收取涉事約3,200萬個口罩,涉款約9,000萬元。
涉事本地供應商為「柏迪環球有限公司」,本報早於今年8月從該公司前員工得悉,該公司將大陸生產的「嬰舒寶」及「桐城市惠新勞保用品有限公司」口罩,換到印有製造商為「Inspire Japan株式會社」的紙盒中。該兩種口罩均於包裝上註明為非醫用。
就有關事件,本報記者8月中分別向物流署及「柏迪環球」負責人劉君明查詢,物流署十日後以電郵回覆本報僅指正了解事件;劉君明更否認指控。報道最終在8月28日刊登。
報道刊登逾一周,海關昨傍晚發稿,指上月31日收到物流署舉報,初步調查後發現,涉事口罩大部份並非於日本生產,前日分別搜查供應商「柏迪環球」,以及位處同一辦公室的運輸公司,以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拘捕一名39歲男董事及一名運輸公司47歲女董事,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物流署亦指涉案口罩採購合約於今年3月批出,至今收取3,200萬個口罩,該批口罩全數於物流署庫存,尚未分發予任何部門使用。署方將向供應商追討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