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 :美國選民冇得唔揀特朗普 (古立)

蘋論 :美國選民冇得唔揀特朗普 (古立)

武漢病毒陰霾下,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大會相繼落幕;在種族衝突的槍聲中分別提名拜登、賀錦麗及特朗普、彭斯代表兩黨在11月大選角逐正副總統。時至今天,美國民調大致看高拜登、賀錦麗一線,本報讀者卻普遍期盼特朗普連任。「香江第一健筆」林行止先生從經濟、地緣政治的因素在《信報》作分析,認同本報讀者取態,押注特朗普將會冧莊。凡我香港人能不承他貴言,期盼特朗普重返白宮。

股市復蘇增添競選本錢

本報讀者以香港人為身份認同,傾向支持特朗普,其情可憫:自開埠以來沒有美國總統像特朗普那樣撐香港;非但堅持與香港人同行(We stand with Hong Kong),且開創先河在聯合國大會為香港人的自由發聲。他支持香港人又不止於口惠而已,更見諸行動;既簽署法案又行政制裁剝奪香港人自由的中港執權者。此外還動員英國、澳洲等英語系國家為香港人提供移民救生圈。香港人手中雖無送特朗普重返白宮的選票投桃報李,精神上支持他乃情理中事,甚至是應有之義。美國選民可會成全香港人的願望?

平情而論,特朗普絕非完人更非聖人,甚至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總統之選。他得以入主白宮,皆因選民四年前寧取真小人不揀偽君子,希拉莉因而飲恨。然而不辯的事實是,儘管跟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在貿易上爭議不休,他大幅減稅、削除干預以促進經濟發展的供應側政策確又帶來強勁增長、締造全面就業。投資者確認其建樹,股市達致新高。那時特朗普牙擦擦:「喜歡我也好,痛恨我也好,你冇得唔選我(love me or hate me, you got to vote for me)。」

武漢病毒可扭轉了這一切。鎖國封關導致經濟停擺,美國第二季經濟倒跌近三分一,幅度之大七十年來所未見。拖累之下,失業率攀升至金融海嘯時的水平,達10.2%之高。加上接連爆發種族衝突,社會氣氛動盪,隧道似是見不到盡頭。對角逐連任的特朗普而言,政經包袱不可謂不沉重矣。然而春江水暖股市先知,自3月底以來,隨着疫情漸見穩定,股市拾級而上,陸續收復失地;到了8月底且有望重上歷史高位。何事令美國人對前景樂觀起來從而為特朗普的競選工程添加本錢?

連任繫及自由世界存亡

經濟方面得力於聯儲局根本性的政策改變。長期以來聯儲局肩負保就業、穩物價此雙重任務。新的方向則是就業先行,物價次之;即使通脹高出2%指標,亦不放棄量化寬鬆壓低利率以催谷經濟的政策。自金融海嘯以還,通脹罕有達到2%的水平,故此可以預期寬鬆政策將會在可見的未來持續下去。這顆定心丸大利投資市場,不在話下。

種族衝突、治安不靖,看似不利在位執政的特朗普。然而除了大愛包容,民主黨別無對策。反之,拜登、賀錦麗一味向黨內的左派勢力靠攏,除了磨刀霍霍向着資產階級,又為教師工會護短,打擊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的自由;衝着中產階級利益而來,又無助擴闊選民基礎以收拉票之效。特朗普的操守、行為無疑絕不討好,然而從選民的自身利益出發,只消有得揀,確又冇得唔選他。

特朗普連任,制裁禍港權貴,替香港人消消氣只是小菜一碟而已。拿強國作昔日的納粹看待,跟英語國家和日本聯手對付,方為真章。近鄰的菲律賓、越南以至遠在歐洲的捷克、挪威顯然已察覺形勢在起變化,紛紛挺起胸膛向強國說不。若不改弦易轍,摒棄強蠻的戰狼姿態,重返和平共處之路,將在國際舞台舉步維艱。美國選民豈單純是為其自身利益而投特朗普一票,那且是自由世界存亡所繫的一票。明乎此,更是冇得唔選特朗普。

古立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