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道】買舖只能博收購 - 藍友斑

【樂活道】買舖只能博收購 - 藍友斑

早前有香港「性地」之稱嘅尖沙嘴香檳大廈,被恒基地產申請強拍。再早啲又有新聞報道,話影帝梁朝偉買入嘅幾個土瓜灣地舖,被財團申請強拍。

作為物業投資者嘅我,現實想做個簡單嘅收租佬,越來越難。

從前有啲前輩同我講,買舖比買樓好,一舖可以養三代。銀碼可能大啲,但只要睇中地段,好多時都只會有買貴,無買錯。買舖又唔驚變凶宅,吉舖畀人,吉舖交還。租客要自己裝修,唔租又要還原。最緊要我手上有按金,你搞唔好我就扣。

但自從有咗網購,實體店嘅需求就大減,王維基將香港網購推上神枱。現在大家除了出街食飯外,街上人流大減,銅鑼灣都慘淡,黃金地舖神話慢慢被打破。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商業地舖旺開就旺,一靜就靜開有條路。當條街嘅店舖一間間咁執,基本上啲人就唔多點行。舊時好旺嘅柏麗大道,家陣就靜到連烏蠅都無,業主想吸血都難。

從前中小企比較多,市場比較平面化,你交唔到租就過主。疫情令中小企死晒,我租畀大集團,面對大財團的條件又無議價能力,搞到做散戶嘅物業投資者就難上加難。如果買錯舖,附近嘅小店開始結業,想金蟬脫殼都非常難。

收租佬唔夠發展商玩

最慘係原來小店唔係做唔掂,而係附近嘅物業已經被某發展商睇中,插咗釘喺度,開始唔再租畀人,搞到十室九空。到發展商收夠貨,之後就一野同你申請強拍,梁朝偉都無面畀。早前有個手工啤酒吧被人疫市加租五成,都唔知係咪想迫人走,準備重建。

所以現在買舖,唔可以單睇租金回報。或者喺全城都吉舖嘅情況下,租金嘅意義唔太大。反而留意吓,有冇啲大財團,睇中咗某啲舊樓,可以早佢一步插支釘。如果買得早,又揸得耐,基本上你嘅投資回報就唔再係租金回報,而係佢嘅「重置價值」。若果舊樓嘅地積比率又未用盡,同唔受高度限制影響,佢重建嘅價值就遠高於擺喺度收租。

不過要同發展商玩,係極高難度的賭博。因為發展商會用艇仔去收貨,好低調,要快人一步都唔易。再者,發展商通常收貨時,第一口價係會比較平,去到強制拍賣前嘅最後一口係最貴。如果揸得太耐,過咗強拍先賣畀發展商,就會變咗任人魚肉。

投資重建物業就好似煎魚咁,要煎到剛剛好先上碟,係最好食。唔可以太耐,一耐就會煎燶。所以家陣玩舖越來越難,想安份做個簡單收租佬都唔得,搵食真難。

藍友斑

fb.com/bernardlam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