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十二少(四) - 李碧華

尋找十二少(四) - 李碧華

報館有公司車接送員工,袁永定帶着如花由將軍澳到港島,如花對這路段完全陌生──直至坐上西行電車。

香港電車在1904年啟動,歷史悠久,也是如花當年的交通工具,目前仍未被淘汰,但如花十二少和塘西風月就已經過氣了。

「我在屈地街下車,填海區那邊。」車程中四顧:「這附近不是有太平戲院嗎?我們姊妹都在大堂中座包了幾張貴妃牀看大戲的……」

太平早拆了,永定也沒到過。他道:「我們從不看大戲。阿楚最迷韓片,《屍殺列車》,又《屍殺半島》──早前因為疫情,戲院也關閉了,這兩天才重開,大家餓電影,戴口罩噴消毒酒精分隔座位去看……」

「想不到你們那麼淒涼,衰過做女嗰陣。」如花忽地自歎:「我是沒資格這樣說的。」

「那你說說十二少吧。他排行十二?」

「才不,他排第二,有個哥。當時為表示人丁旺,架勢堂,都愛加個『十』字,所以稱『十二少』──」

「我們也有『十一哥』,他是變色湯渣。」

「十一少吧?」

袁永定笑:「是十一哥──傳聞『衰十一』。算了,到站了。」

入夜,如花下車後一臉惶惑,石塘咀早已面目全非,不但豪華大寨「四大天王」:賽花、詠樂、歡得,和她的老地方倚紅均煙消雲散,富麗堂皇的金陵、廣州、陶園等酒家,鑼鼓樂音也如同失聰。而到了1935年,如花死後石塘咀也依隨英國禁娼法例,聲沈影寂。

加上受去年送中惡法今年疫情加國安惡法影響,香港百業蕭條,四周都是結業退租的吉舖,如同陰間。

如花便是在那幽暗、孤寂、冰冷的奈何橋畔孟婆亭前,身邊總有趕着來趕着去的影子,等了又等,等了又等,一直未見殉情的十二少,熬不了便上來找他……

晚上,爽朗倀雞的阿楚聽了一切,對如花道:「我打賭你找不到!」

(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