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第三波雖稍緩和,但政府再關閉體育設施,令原已奄奄一息的體育教練生計雪上加霜,當中足球教練界更是重災區,超過七個月未能正常運作,更已有三成教練轉職求存,本地多間足球學校更幾乎完全停止運作。
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總監山度士表示,在疫情下沒有收入,教練及職員三月起已減薪一半,如未能重啟部份訓練勢必再減;阿仙奴足球學校(香港)總監高志超就指既然疫情持續,政府應與專家商議如何協助業界重啟訓練,否則體育教練將無法生存。
記者/攝影:曾雁平
疫情年初從內地傳入,本地體壇開始停擺,港超聯至今復賽無期,足球教練自二月起接近零收入,只獲政府一次性7,500元補助金,但只發放予足總及學校註冊的教練,而只有少數全職教練於6至8月可獲防疫抗疫基金補貼9,000元支薪,可是教練收入大減,且不知何時回復正常,不少教練為生計已轉行。
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是本地其中一間最大規模的足球學校,有過千名學生,聘請約50名全職教練及職員,租用過千呎辦公室,又有戶外小型及室內場,可是過去大半年近乎沒有收入,可以想像所承受的財政壓力。其餘足校如香港國際米蘭青訓學院、阿仙奴足球學校(香港)及利物浦國際足球學校等都面對同樣情況,當中香港國際學院只維持社交平台運作,部份教練已在其他方向尋求出路;阿仙奴足校開始嘗試網上教學以維持運作,而利物浦國際足校目前只安排精英班學員網上上學。傑志足球學院則繼續向各歲數組別青年隊成員提供網上訓練。
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總監山度士受訪時透露,職員自三月開始減薪一半,但無論多困難也要堅持下去:「新年後開始封場,五月尾有段時間可以小班復課,六月就恢復小班教學,但7月第3波殺到,政府要封場,小朋友、家長同員工都好慘、好慘,應對完第一波,第2同第3波,真係要面對現實。」這位名宿謂疫情已持續多月,大家似乎已習慣沒有運動的日子,但沒有運動可不是好事,自己更試過戴口罩跑步,但其實很辛苦,只是正常社會,市民不可能長時間不運動,現只望疫情快些受控,逐步放寬限制。
疫情期間,車路士足球學校曾試過辦網上教學,但效果不似預期。五月底逐步放寬限聚令後,球場分開了幾部份作訓練,但踢球始終要在球場,只是足校不可能無了期停止運作,故試過在網上給予小朋友訓練指導,但長時間來說對學生及家長不公平。
山度士說:「香港每間足球學校都要面對同樣難題,惟有節省開支;自一月底開始唔可以安排正常訓練,冇收入,又唔想冇糧出,經研究後,三月開始惟有出住半份糧畀職員同教練先,我哋唔出糧冇所謂,但教練同職員有家庭、要生活,不過我哋真係出唔到咁多,要盡力維持營運,真係有好多教練員工跟住我哋。(可頂到幾耐?)冇話頂到幾耐,家陣盡頂唔會做唔到,如半份糧都頂唔住,就出四分一。」山度士表示足總能力有限,未必可助業界太多,現在教練想開工,而有個別教練向高層求助,他不反對教練兼職,只是市道差,找兼職也困難,並直言自己也想找。
阿仙奴足球學校(香港)總監高志超,在疫情第二波時曾接受本報訪問,當時他指最擔心是疫情沒有End Game,現疫情復返。他說:「幾個月前,講最擔心疫情唔知幾時真係完,到六月重開,以為睇到曙光,但七月疫情又再嚟,家陣真係唔知下一步應該點;就算運動場重開,家長都難免擔心,始終足球有身體接觸,如遲吓慢慢恢復,都會設計啲強度唔高嘅訓練,等學員戴住口罩做,等小朋友有活動、有團體活動。」
已經超過七個月未能正常運作,各足校要維持營運相當難捱,高志超指,現在已不能用「奄奄一息」形容足校處境,因為是較奄奄一息更恐怖:「奄奄一息都仲有機會生存,家陣係唔知幾時完,如疫情持續多一段時間,相信本地好多足球同籃球學校唔可能捱落去,惟有搵其他搵到食嘅工。」
高志超說:「好多人諗方法幫飲食界應對疫情,但體育界呢半年係零收入,冇太多關注,以我所知已有好多教練棄守自救,轉行做步兵、地盤、揸車同保險等,但將來係咪唔需要體育教練呢,係咪再等多半年?如停一年,情況真係唔敢想像。家陣政府比較好係會每七日檢視,但體育業界仲有幾多個七日?其實係咪可以諗一個結合官民商量嘅重啟體育方案?咁樣可以幫小朋友同家長,令大人同小朋友都有正常運動。」
高志超指與其再找政府援助,倒不如找專家協助,定出可行措施及設施讓業界重啟訓練,只有重啟訓練,才可維持教練生計,這是最實際及有效方法。「如短期內都未回復到正常,我哋最多堅持多2、3個月,但會設法留守到最後,包括棄租辦公室,改喺屋企做文職。」
高志超指月前已開始網上教學,考慮到學員家中空間有限,故主要安排球感練習,還有些原地跑及伸展活動,希望小朋友保持活動,另外也有些理論課。